Filtrar por género

要闻解说

要闻解说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每日新闻节目之后,本专题进一步详述当天要闻或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

2969 - 法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
0:00 / 0:00
1x
  • 2969 - 法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

    5月31日星期五,法国主权信用评级遭受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下调,从目前的“AA”下调至“AA-”。标普指责法国过高的公共赤字,报告指出:2023年法国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5%, 明显高于标普此前的预测值。这是2013年以来,标普首次下调法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距欧洲选举仅剩下九天时间,标普的此一决定对法国政府来说,不是一个有利的消息。

    标普5月31日发布报告指出: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因为法国的情况与该机构之前的预期相反。由于2023年至2027年赤字超出预期,法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将会增加。2023年,法国财政赤字占GDP的5.5%,明显高于标普此前的预测值。2024年至2026年,法国预算赤字平均将占GDP的4.6%,高于此前预测的3.9%。到2027年,法国预算赤字将达到GDP的3.5%,高于法国政府预订2.9%的目标。

    标普下调法国主权债务评级,从第三级“AA”降至第四级“AA-”对当局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虽然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不应导致法国借款利率上升,但仍然是对法国公共财政做出的一项独立评估,显现了法国与再度获标普最高评级“3A”的德国拉大了距离。

    2023年法国公共赤字意外下滑至GDP的5.5%,而不是预期的4.9%,对政府极为不利,尽管当局表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恢复财政赤字引入到正轨。

    诚然,标普对马卡龙上台以来针对包括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在内的多项改革予以肯定,但该机构估计法国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将不会停止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GDP的112%,高于2023年的109.9%。标普认为,到2027年,法国赤字不会像政府预测的那样降至GDP3%以下,相反将会保持在3.5%左右。

    实际上,根据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标准普尔曾在2022年12月第一次向法国政府发出警告,将法国置于“负面展望”之下。

    针对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做出回应强调:自新冠疫情以来的支出和赤字扩大是值得的,因为相关举措对拯救法国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勒梅尔向媒体表示:法国再工业化、

    实现充分就业,并维持到 2027 年赤字低于 3%目标的战略不变。他确信:主权信用评级下降不会对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法国经济咨询机构Asterès的首席经济学家贝辛格(Sylvain Bersinger)也发表看法指出:标普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应产生重大经济后果”。

    不过,随着欧洲选举的迫近,反对派阵营却抓住了机会,指责政府推行的政策。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玛琳娜-勒庞在社交平台X上揭露:政府对公共财政的灾难性管理,使得法国陷入了非常严重的困难,导致税收、赤字和债务创历史新高。

    共和党主席西奥蒂(Eric Ciotti)也在社交平台上揭露马卡龙与勒梅尔的二人组合对法国公共财政的不当管理;法国不屈服党国民议会财务委员会主席埃里克-科克雷尔(Eric Coquerel)也警告说:要警惕“政府利用此一决定来验证其进一步削减预算的合理性”。

    对此,公共帐目部长卡泽纳夫(Cazenave)毫不掩饰地表示认同,他在发送给法新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标准普尔本次对法国债务评级的修订,反映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的当务之急即;继续恢复公共财政。

    随着国际评级机构最新公布的结果,法国跌出了由比利时和英国组成的小组,但仍然比西班牙或意大利表现好。降级所固有的风险是投资者不信任的变化以及债务负担的增加。根据标普的评级标准,法国在双A、甚至后面带有“减”号的情况下,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仍然“非常强劲”。

    标准普尔自1975年以来一直对法国进行评级,法国一直享有该机构给予的最高评级“3A”,直至2012年。

     “3A”是最好的评级和卓越管理的象征,至今极少国家仍继续享有此一殊荣,如德国和澳大利亚。

    不过,穆迪和惠誉另外两家主要评级机构没有改变对法国的评级。今年四月,穆迪给法国的评级为“Aa2”,相当于标普的“AA”级;惠誉给予法国的评级则继续保留2023年4月以来的“AA-”。

    Sat, 01 Jun 2024
  • 2968 - 时隔两年 美中防长香格里拉对话会晤 珍惜机遇或仍各说各话

    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今天5月31日在新加坡登场。美国防长奥斯汀将与中国新上任的防长董军举行首次会晤。外界关注美中两军能否在南中国海、台湾等重点安全议题上借助这一罕见的直接对话降低紧张局势。另外,美中两国之间能否在两军关键战区之间建立直通“热线”也备受瞩目。

    五角大楼上星期五(5月24日)宣布,奥斯汀将在香格里拉对话会议期间将会晤中国防长、中国海军上将董军。据报道,奥斯汀与董军的会晤将在当地时间星期五举行。

    本届香格里拉对话有45国代表出席,美中防长的直接会晤成为之一防务论坛的焦点之一。这将是奥斯汀与董军继今年4月通电话之后的首次面对面交流。

    2022年,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引发北京的强烈不满,中国暂停了两国之间的主要军事沟通渠道。去年11月,美中两国元首在美国加州会谈后,双方同意部分恢复两国军事高层沟通,包括重启两军战区指挥官通话,但两国防长一直没有会晤。

    奥斯汀上一次会晤中国防长是在2022年12月。时任中国防长魏凤和与奥斯汀在柬埔寨共同出席了一次地区防长会议。2023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国拒绝安排两国防长正式会晤,部分原因在于,当时与会的中国防长李尚福因牵涉与俄罗斯武器出口商的交易遭美国制裁。

    鉴于董军新上任,美方期待,这将是美中军方首长见面和相互了解的机会,也将是一个建立关系以加强军对军对话的机会。

    据中央社引述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今天下午在新加坡表示,中美防长今天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就两军关系、台湾、南海议题与国际局势热点交换意见。吴谦又指,对于中美两军关系,董军指出,当前两军关系止跌企稳的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两军沟通的目的应是增进了解、消除误解、积累互信,进而实现关系稳定。不能罔顾事实、甩锅推责,甚至借机抹黑打压。吴谦还提醒,北京和华盛顿不可能在一次会晤中就解决所有双边问题。但“谈总比不谈好。”

    另据路透社报道说,星期日(6月2日)董军将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围绕“中国的全球安全观”作大会发言。但中国方面似乎没有兴趣为全球和地区安全营造安宁的氛围。

    美国防长想谈的重点

    奥斯汀的演讲的主旨则着重在美国和盟友的关系。美国国防部5月29日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奥斯汀在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期间将会见地区同行,其对全体与会者发表的讲话将“强调理念相近的印太伙伴的新融合,这些伙伴对地区的自由开放有着共同的愿景”。

    针对美中防长得来不易的会晤,据前白宫国安会官员韦德宁指出,双方“另一个讨论的重点实际上是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军事装备的援助,这些装备用于俄罗斯国防工业,例如机床--先进的机床可帮助制造火炮和其他必要的战争装备。”

    韦德宁还表示,董军作为一名中国少有的海军出身国防部长,与俄罗斯等国的军方已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美国对他兴趣浓厚。

    此外,美中两国之间能否在两军关键战区之间建立直通“热线”,也是美中防长此轮会晤的一个相当受人关注的问题。

    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的战略的方向是东中国海和太平洋,主管针对台湾的军事行动,包括最近举行各类大型军事演习。在台海两岸局势持续紧张之下,美国希望与中国这一战区建立直接的军方沟通机制,以帮助双方了解彼此意图,以避免误解、误判。

    分析认为,奥斯汀希望借与董军的会晤,将美军印太司令部与解放军东部战区建立直接沟通机制提上日程。

    在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的此次会谈报​​告中,奥斯汀保证,美国和中国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恢复通过电话进行军事交流,韦德宁提到这是拜登与习近平在旧金山达成的协议,但尚未实现。他说:“因为中方在台湾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演习,我们刚刚在赖清德的就职典礼后就看到了这一点。”

    另外,奥斯汀对年底前美中两国成立“危机沟通工作小组”的计划表示欢迎。中方也对两国安全关系“趋于稳定”表示赞赏。

    不过,许多专家对美中两国防长通过会晤降低地区安全紧张局势的前景并不看好,认为美中两军之间只会各说各话,至于双方结构性的冲突,不会因为奥斯汀与董军的会面得以真正改善。

    中菲会否借此机会接触

    值得注意的还有,今年香格里拉对话会安排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做开幕晚宴主旨演讲,是菲律宾总统首度在对话会开幕晚宴上做主旨演讲,结合近期南海局势,势必把矛头直接对向中国,对话会一开始将面临严峻挑战。

    菲律宾还派出非常大的代表团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菲方将与多国军队高层举行双边或多边会晤,中菲两军此前互动并不是很多。菲方没有派员参加今年4月底在中国举行的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除美中防长会晤外,外界也关注中国和菲律宾在此次对话会期间,会不会有接触对话。

    Fri, 31 May 2024
  • 2967 - 走出以哈冲突: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与现实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30日在北京举行。鉴于自去年10月初爆发的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激进伊斯兰武装哈马斯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近8个月,加沙走廊的人道危机日益严重,这次中阿合作论坛在以哈战争议题上的表态,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能为解决冲突做出何种努力,格外引人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确实表示“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并呼吁召开“更大规模”的国际和会,以走出危机。但中国可以为解决冲突做出何种具体的贡献,目前尚难从官方的高调原则性呼吁中得出结论。

    如果说外界对这次中阿合作论坛在中东危机议题上的表态多有关注的话,习近平在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关于以哈冲突的表述只是在肯定中阿合作20年来的成果,以及强调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并开展多方合作之后的最后一个段落才出现。中国外交部关于这次论坛活动的报道,更是在陈述双方合作的四大领域之后,才以会议通过包括《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内的三份”成果文件“,一笔带过。

    尽管有加沙走廊人道危机的迫切性和“立即停火“的必要性,但这次中阿论坛的核心议题更是习近平主旨讲话标题中所说的”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中方不仅愿意与阿拉伯国家构建和睦共处的共同体,而且希望与阿拉伯世界“对接发展战略”, 并不断“筑牢油气、贸易、基础设施等合作压舱石“。

    应该说中国近年来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取得相当的进展,并且与沙特阿拉伯等被看作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重要伙伴的国家,不断构筑双边关系。2023年,中断外交关系已经七年的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北京握手言和,凸显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影响力的扩展。而在中美两大国的全面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巩固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更是中国所谓全球南方战略的组成部分。习近平在讲话中意有所指的表示,希望把“中阿关系建设成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探索全球治理正确路径的表率“。中国外长王毅在论坛活动中总结中阿合作论坛四大努力要点时,也特别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至于世人关注的以哈冲突,习近平讲话其实更是重申了此前中方支持“两国方案”,呼吁立即停火的立场。论坛期间签署的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联合声明,也响应埃及总统塞西在北京就以哈冲突发出的呼吁,“反对强行迁移巴勒斯坦平民“。声明也呼吁”尽快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婉转顾及了导致这场战争的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并劫持人质行动中的人质问题。但中方对所谓“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并没有具体的说明。

    鉴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努力彰显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与美国似成分庭抗礼之势,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扩展虽然引起美国以及西方各国的关注,但是在多种利益与关切纷杂的中东地区,中国在现阶段除经贸合作需求之外,能对解决地区冲突做出何种具体贡献,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影响复杂关系的走向,其实并非显而易见。支持巴勒斯坦人的事业是中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立场,但早年的意识形态的驱动式微之后,中国近年来也积极开展与以色列的合作。伊朗与沙特握手言和被看作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外交的一大成功,但中国一度表述的继续斡旋世界热点问题的雄心目前并无其它实际进展。面对持续近8个月的以哈冲突,除停火、对话等原则性声明以及传统的支持巴勒斯坦人事业的讲话之外,尚无重大建树。中方几个月前的确得以让巴勒斯坦两派分裂力量——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哈马斯组织在北京会面。按照中国官方的说法,是推动和解。但这次和解努力究竟取得何种成果,目前不得而知。

    事实上,阿拉伯世界面对巴勒斯坦两派力量也都各有立场。如果说中国声明支持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埃及在斡旋以哈冲突中的努力的话,阿拉伯世界面对这次以哈冲突在人道支援之外,立场也不尽相同,而且,在斡旋以哈冲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卡塔尔似乎也没有在这次中阿论坛中现身。

    Thu, 30 May 2024
  • 2966 - 第十届中阿合作论坛将聚焦巴勒斯坦问题

    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将于 5 月 30 日星期四在北京开幕。据本台法语组报道称,此次会议的背景是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战争,这使得北京在支持巴勒斯坦受害者方面与阿拉伯国家的首都走得更近。为了突出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四位阿拉伯国家元首将于今天周二抵达中国。

    今年是每两年举行一次的部长级峰会 20周年纪念,本台法语组驻京记者Stéphane Lagarde报道说,一些国家元首也来了,而且来头不小。巴林国王哈迈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Hamed bin Issa Al Khalifa)、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西西(Abdel Fattah al-Sissi)、突尼斯总统凯斯-赛义德(Kaïs Saïed)以及阿联酋总统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都接受了习近平的邀请。

    寻求加沙问题上的“共同声音”

    本台法语组报道指出,中阿合作论坛是阿盟 22 个成员国外长加中国外长的峰会。但在加沙战争的背景下,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邓励日前表示,中国将在论坛上展示“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共同声音”。

    前国务院顾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席王辉耀认为,这一信息超越了中阿之前共识。据这家向媒体传递中国政府信息的非政府智库主席表示,在这种背景下,本次会议显得尤为重要。它应有助于加强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联系,甚至超越这种联系。沙特阿拉伯是金砖国家的一员,埃及和突尼斯是北非促进中非合作的重要国家。中国的支持对阿拉伯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以哈之间的战争是否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报道指出,在座的阿拉伯国家部长和首脑应该记得,在以哈战争初期,当西方国家的首都无条件支持以色列时,中国已经在坚持停火。因此,中国的国营媒体乐此不疲地向他们眼中的“西方虚伪”和“两面派”开火,尤其是美国政府,中国指责美国忘记了巴勒斯坦受害者,阻碍了绥靖之路。另据苏州大学国际法教授高子凯表示,中国从一开始就支持以东耶路撒冷为未来巴勒斯坦国首都的两国解决方案:“中国的做法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虽然美国继续向交战方之一提供武器,然而美国国会内部已就冲突中应采取的行为方式出现分歧。更不用说,由于华盛顿对巴勒斯坦采取了不平衡的态度,美国与其盟国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是最早承认巴勒斯坦建国的国家之一,并一直为巴勒斯坦获得国际承认而奔走呼号。世界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它能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中立与干预主义

    本台法语组报道写道,这也是中国外交的口头禅之一,中国凭借其宣称的“中立”例如对乌克兰战争,尽管与莫斯科关系密切,却打算扮演调停者的角色,4 月底召开巴勒斯坦主要派别之间的谈判,今天又将阿拉伯国家聚集在一起。我们还看到,中国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于 2023 年春季达成的“意外和平”中扮演了调解人的角色。当你想成为中东的主要参与者时,保持中立是复杂的,但这也不仅仅是机会主义。在这里,我们真正面对的是一个长期、深入的中国外交过程,是一个网络和机制的编织过程,它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合作,也超越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油气的贪婪。在中阿论坛举办的 20 年间,中国已从一个沉默的参与者转变为在该地区发出有分量的声音。除每两年举行一次的部长级会议外,还定期举办中阿关系与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阿改革发展论坛、中阿城市论坛、企业家大会和中阿妇女论坛。

    稳定受到损害 

    报道续称,正是以发展和合作共赢的名义--尽管某些与会者有时会对此提出异议,他们在约旦举行的上届部长级论坛上特别呼吁在贸易关系中实现更大的平等--北京正在促进其投资,特别是在以色列的投资,并强烈反对加沙战争。

    北京人民大学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指出:“这些冲突影响了中国的投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如此重视和平,关注贸易关系、国家发展和经济合作。中国支持稳定的世界与和平的外交关系。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一致认为中东需要停火,需要两国解决方案。问题是,以色列目前拒绝接受这一解决方案。而随着特朗普可能重返美国大选,恢复稳定岌岌可危。”    

    那么,我们对这次峰会有什么具体的期待呢?本台法语组报道认为,肯定会有双边贸易协议。能源合作对北京来说仍然至关重要。例如,阿拉伯国家对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电子支付方面的技术很感兴趣。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期待周四的会议能发表一份“北京宣言”,其中应坚持停火和实施“两国解决方案”的要求。   

    Tue, 28 May 2024
  • 2965 - 中日韩三国峰会时隔四年重启:合作意愿难掩战略分歧

    时隔四年半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27日在韩国首都首尔落幕。尽管三国领导人都一致表达加强三边合作的愿望,期望定期组织这样的峰会,但在日益复杂而且紧张的东亚局势以及国际地缘政治格局背景下,这种合作意愿难掩各方严重的立场分歧。

    上一次中日韩三国峰会还是在2019年。这两次峰会时间相隔四年五个月,新冠疫情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可能还是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在过去几年间出现的颠覆性变化。

    从整体国际关系格局来看,中美两大国关系已经从特朗普时代的贸易战转变成全面战略竞争。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一改其前任明显的孤立主义倾向,积极修复盟友关系,不仅稳固了与欧洲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更响应日本和韩国对中国在亚太区域军事力量快速成长的不安,一方面强化升级了美日同盟关系,另一方面推动多年关系不睦的日本与韩国牵手合作。而这些合纵连横的努力,主要目标是深信国际形势出现“东升西降”,为实现所谓大国复兴而跃跃欲试的中国。美日韩同盟关系的强化无疑对北京形成一种战略压力,不仅是在军事方面,而且也在经济以及科技方面,在美国围堵中国获得先进芯片的努力中,日韩两国都被纳入了与美国协同合作的努力之中。

    如果说美国在其与中国的全面竞争中需要扩大盟友的话,尤其在东亚,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面对亚太地区诸多不稳定因素,也同样需要美国的支持。首先,台海两岸在中美对抗升级的背景下日趋紧张,习近平政权强力收紧对香港的控制的作为,以及一再重申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都令台海局势成为冲突热点之一。继日本政府表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立场之后,韩国尹锡悦政府也同样对台海局势表达关注。

    其次,直接让韩日两国不安的当然是朝鲜核武问题。朝鲜金正恩政权近两年来不仅恢复并且加速被联合国安理会多项决议禁止的弹道导弹开发努力,而且核武技术显然也在快速提升。频繁的导弹试射直接关系着日本和韩国这两个近邻的安全。而作为朝鲜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以及国际盟友的中国,对朝鲜的作为消极以待,越来越多地将责任推给美国和美国的政策。

    乌克兰战争的爆发也对东亚各国本已复杂的关系产生影响。一方面,日韩两国都坚决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行为,并积极向乌克兰提供各种可能的支援,而中国政府不仅从未公开谴责俄罗斯的行为,而且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借战争之机,快速攀升,成为面对西方国家一波又一波经济制裁的俄罗斯经济的重要支柱。中国的这一立场无疑更深化了它与包括韩日两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间的鸿沟。

    另一方面,同样处于国际孤立中的俄罗斯与朝鲜的关系似乎正越走越近。韩国认为,朝鲜当局向在乌克兰战场上苦战两年有余的俄罗斯运送了武器,以换取俄罗斯对朝鲜在太空技术以及核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无疑为朝鲜半岛紧张情势升级埋下伏笔。金正恩去年9月前往俄罗斯远东地区与普京会谈之后,克里姆林宫几天前宣布,普京正在为正式访问朝鲜做准备。如何防止朝鲜半岛局势失控自然也是西方各国,尤其是日韩两国忧心的议题。

    在这一背景下,期待中日韩三国借此次峰会消弭分歧有些不切实际,敏感的分歧议题也没有被列入讨论日程。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紧张情势下,对话变得格外重要。法新社27日发自首尔的报道,引述韩国媒体《韩民族日报》一篇社论指出,尽管让这次三国峰会得以举行已经实属不易,峰会在外交层面达成实质结果的可能性不大,但这次峰会依然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作为美国盟友的日韩两国与中国可以定期沟通的唯一渠道。

    峰会之后,三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记者会。三国虽然都强调了定期会晤的重要性,并都表示了愿意加强合作的决心,但彼此间的分歧也显而易见。

    朝鲜问题原本不在会议日程上,但峰会前夜,平壤宣布将再度发射一枚间谍卫星,又将朝鲜话题拉入这次三方会谈。日韩两国都呼吁平壤放弃发射,但中方对此没有明确表态。

    从法新社发自首尔的报道来看,峰会一致同意“朝鲜半岛无核化”。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朝鲜去核化以及朝鲜半岛的稳定是三国共同利益。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则是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避免让局势更加复杂。这实际上也是重申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朝鲜问题上,着重批评美国政策的立场。

    本次峰会相对具体的成果,是三方强调加强合作的同时,表示愿意推动三方重启自贸区谈判。中国总理李强也借此次峰会,一方面承诺将采取措施,以增强外国企业对华信心,另一方面也呼吁日韩两国拒绝与中国经济脱钩的策略。三国领导人也在峰会之后,共同出席了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与企业领导人见面。

    不过,虽然作为中国近邻,与中国开展贸易关系曾是日韩两国常年大力推动的方向,但在如今的国际关系格局下,让经贸议题与地缘政治关系中的安全议题脱钩恐怕也不那么简单。

    Mon, 27 May 2024
Mostrar más episod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