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trar por gênero
「誠實豆沙包、城市豆沙包,吃完了 50 分鐘之內說的話會誠誠實實!」 《城市豆沙包 Podcast》是一個自 2020 年開始的 Podcast 專案。 由 Carlton 在每一集中用 50 分鐘採訪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台灣人,以吃了誠實豆沙包的直白為大家將地表上的城市逐個開箱! 不浮誇、不爆炸、不做大娛樂家。 有夠誠實、有些知識,又有點意思。 📻收聽《城市豆沙包 Podcast》: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城市豆沙包 》 💭關於《城市豆沙包 Podcast》: 官方網站:https://citydosa.med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itydosa 📧寫個訊息給《城市豆沙包 Podcast》主持人 Carlton: Email:citydosa@gmail.com
- 50 - #45 米蘭: 時尚、最後的晚餐、要不要來玩?
米蘭作為旅行中繼站的便利性
⁉️到底是哪個城市的人不論背景會異口同聲的說「不用來玩」?《#城市豆沙包》這次要開箱這個不用來玩的地方,米蘭!
🧐住在米蘭十年的 @___yuru___ 表示,米蘭確實是歐洲交通的樞紐之一。對於熱愛旅行的人,米蘭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無論是來自巴黎、阿姆斯特丹,甚至台灣,都能以相對便宜的票價直飛抵達這座城市。即便是在熱門假期,從巴黎飛到米蘭的機票價格也往往低於兩百歐元,有時甚至可以找到七十歐元的優惠!這讓米蘭成為了義大利旅行的理想起點。
✈️Yuru指出,米蘭周邊的交通也非常便利,開車兩小時可以抵達義大利的山區或海邊。米蘭確實擁有絕佳的交通條件,適合用作中繼站,但若是將其當作唯一的旅遊目的地,則少了一點吸引力。因此,許多旅人到米蘭後僅停留一至兩天,便轉往其他更具文化與景觀的城市。
#歐洲旅遊 #米蘭 #交通樞紐 #中繼站 #義大利旅遊
米蘭的古蹟與文化資源
🕍米蘭大教堂(Duomo)和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聞名世界,這些地標雖吸引人,但米蘭的歷史文化遺產相對較少。
😮居住米蘭十年的 @___yuru___ 跟《#城市豆沙包》分享,他這十年接觸過許多當地人,許多人甚至未曾親身去欣賞這些著名景點。相比之下,羅馬、佛羅倫斯等城市在文化層次與歷史遺跡上更具吸引力。米蘭的歷史文化資源雖然豐富,但主要為商業城市,當地人平時並不常去這些景點。
💼米蘭的文化資產多為表面上的地標性建築,而當地的日常生活並未圍繞這些景點展開。這或許是米蘭作為「商業之都」的特殊性,它更多地是個現代城市,適合出差或短期拜訪,而非深度文化之旅。
#米蘭大教堂 #最後的晚餐 #文化旅遊 #義大利歷史 #義大利文化
社群貼文建議 3:米蘭購物體驗的現實面
😞作為「時尚之都」的米蘭,是不是可以讓人盡情買買買呢? @___yuru___ 跟《#城市豆沙包》分享,米蘭的時尚名聲響亮,卻未必如預期般適合購物愛好者。
👀Yuru分享道,米蘭的高端品牌旗艦店和快時尚品牌確實不少,但對日常購物來說,選擇卻相當有限。與巴黎或東京的小眾品牌和二手商店相比,米蘭的購物選擇較少,也少有價格親民的品牌和市集,對於喜愛尋寶的購物迷而言,可能未必友好。
💰想在米蘭購物的旅客,往往會以知名品牌為主要目標,但這些品牌在歐洲其他主要城市也隨處可見。米蘭的購物環境,主要適合希望購買頂級奢侈品的消費者,但若想要平價多元的購物選擇,則不如想像中方便。
#時尚之都 #米蘭購物 #義大利時尚 #高端品牌 #購物迷
Sun, 10 Nov 2024 - 1h 04min - 49 - #45 巴黎百味人生(六): 異國戀、跨國婚姻、保護自己!
異國戀中的浪漫與挑戰
👩❤️👨👨❤️👨👩❤️👩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戀愛,法國總是給人一種特別浪漫的印象,但是戀愛不是溫馨的請客吃飯、法國戀也不是只有粉紅泡泡!《#城市豆沙包》今天邀請到有過一段台法婚姻的Tiffany,讓他告訴我們異國戀的浪漫與挑戰!
❤️Tiffany提到,與法國人交往常讓人感覺置身於電影情節中,日常中的細節充滿了法式浪漫,無論是咖啡廳的小約會,還是隨口的一句甜言蜜語,都能輕易觸動人心。
🥵不過,這份浪漫的背後也有一些挑戰。例如,語言不通可能導致誤解和溝通障礙;文化差異也可能讓兩人在處事方式上有衝突,尤其當兩人關係從情侶變成夫妻時,涉及廣泛的全面生活,住所、工作、法律、經濟等等,千萬不要只讓法國戀愛粉紅泡泡沖昏頭。Tiffany 認為,當一切順利時,異國戀的確美好,但雙方也需要特別用心經營,尤其在跨文化的背景下。
溝通的關鍵與誤解的風險
😮你對於台法異國戀有什麼第一印象呢?主持人曾聽說,情侶到巴黎遊玩的時候,其中一方不要隨便蹲下來綁鞋帶,以免對方以為你要求婚。這集《#城市豆沙包》邀請Tiffany分享他真實經驗,讓我們一窺文化差異下的感情面貌。
💬Tiffany 在她的法國異國戀經歷中,發現溝通是維持感情的關鍵。法國人對感情的表達常帶有特定的文化方式,譬如他們對隱私的重視,可能讓人覺得疏離,或者當他們用詩意的語言表達時,外國伴侶有時也可能感到困惑。
⚖️這些文化差異如果處理得好,可以豐富雙方的關係,帶來更深的理解。但如果忽視這些差異,就會變成潛在的誤解來源。Tiffany 提醒大家,異國戀並不是一場無休止的浪漫電影,有時它更像是一場文化協商,雙方需要找到平衡點。
婚姻與法律的雙面劍——在法國如何看待婚姻法律框架
💍踏入異國婚姻,特別是在法國,不僅僅是愛情的冒險,也意味著要面對一系列的法律條文與約束。這集《#城市豆沙包》邀請Tiffany分享法國法律制度下的婚姻框架。
🏠Tiffany 在她的經驗中分享了許多外國人未必會了解的法律細節。比如,當夫妻之間吵架時,法律建議雙方不要貿然離開家中,尤其當情緒激動時更要冷靜處理。這樣的規定,是為了避免讓情況變得更複雜,進而牽扯到更嚴重的法律問題,像是家庭暴力的指控。
📖還有,法國的婚前協議制度雖然存在,但它並不如某些國家那樣普遍使用。許多在法國結婚的國際伴侶選擇不簽婚前協議,因為這可能會影響雙方的信任感。當然,這不代表婚前協議一定是不好的,但 Tiffany 認為,在異國婚姻中,雙方應該仔細考慮這些法律因素,並理解這些決定可能會對婚姻帶來深遠影響。
🧐當你準備進入異國婚姻時,理解並尊重彼此文化與法律規範是非常重要的步驟。畢竟,愛情不僅僅是浪漫,它也需要面對現實。Tiffany 創立了一個支持群體「陪你走過黑暗」,旨在幫助那些在法國遇到婚姻問題的台灣女性,這個社群裡提供情感支持和法律資訊,特別是在面對家暴或生活困境時,幫助女性保持心理強大,並提醒她們在危機時期的行動建議,以免失去法律保障。
#異國戀 #法國婚姻法律 #婚前協議 #跨文化婚姻 #跨文化溝通 #異國戀困難 #文化差異 #情感挑戰 #跨文化戀愛 #法國戀愛 #跨文化挑戰 #浪漫與現實 #粉紅泡泡
Sun, 27 Oct 2024 - 1h 07min - 48 - #44 聖加侖: 瑞士、中立國、出國念書!
探索瑞士聖加侖的學生生活
🇨🇭《#城市豆沙包》今天邀請到在 #瑞士 #聖加侖 念書的Eyvone來開箱啦!
🇨🇭在瑞士東北邊,有一個叫「聖加侖」的小城市,這裡可能不像蘇黎世或日內瓦那麼有名,但它卻是學生的天堂!聖加侖大學,這所號稱「德語區的哈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這裡的學生生活是個充滿機會與挑戰的旅程。
🏰雖然聖加侖城市不大,人口僅有約7萬多人,但學生人口卻佔了很大比例。你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學術氣息,街頭隨處可見熱衷討論課題的學生。學費也比想像中親民,國際學生每學期約3000瑞士法郎,而當地學生更只需1000瑞士法郎左右。這樣的學費對於歐洲頂尖大學來說,真的是超級划算!
📚特別的是,瑞士的學習制度相當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節奏來安排課程與實習。比如說,你可以選擇只參加考試,不修課;或者選擇在一個學期內修完所有學位需要的課程。這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去探索不同的實習和學術研究。
🏤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一種開放、包容的氛圍,無論來自哪個國家,大家都能融入這座小而美的城市。聖加侖不僅僅是一座大學城,還是一個可以開啟全球機會的門戶。
瑞士的中立國地位與國家特色🇨🇭提到瑞士,你會想到什麼?是美麗的高山湖泊,還是世界聞名的鐘錶與巧克力?然而,這個小小的國家卻有著一個全球人都熟悉的特殊身份——中立國。《#城市豆沙包》邀請在 #瑞士 念書的Eyvone 為大家解惑!
🌍瑞士並不是歐盟的成員,這一點常常讓許多人感到困惑。身處歐洲中心,卻堅持中立,並不加入任何政治聯盟,這讓瑞士在國際舞台上有著獨特的地位。這種中立的政策不僅體現在外交上,也深深影響著當地的生活。例如,你從法國穿越邊界到瑞士,手機上的電信方案會瞬間變成國際費率!這就是瑞士,總是保持著一種與周邊國家若即若離的姿態。
🗣️瑞士的另一個特色是其邦聯制。這個國家由26個州(叫做「邦」)組成,每個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和政策,甚至稅率和習俗都不盡相同。這使得即使你在瑞士境內旅行,也能感受到不同區域的文化差異。無論你是走在德語區、法語區,還是義大利語區,每個地方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也因為瑞士地形有許多高山,某種程度也減緩不同邦聯之間的交流,讓各個邦聯都保有強烈的獨特特色。
🏦這種多元且獨特的國家結構,使得瑞士成為一個既小巧卻又深具魅力的地方。它不僅是銀行業和政治避風港的象徵,更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和多元語言的國家。
瑞士的自然風光與旅遊魅力🇨🇭當你踏上瑞士的土地,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無與倫比的自然美景。瑞士擁有壯麗的阿爾卑斯山脈和清澈的湖泊,無論你是熱愛戶外運動的冒險者,還是尋求寧靜的自然愛好者,這裡都有你想要的一切。《#城市豆沙包》邀請Eyvone 跟大家分享 #瑞士 的寧靜自然之美!
🚂走在聖加侖的街頭,你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平靜與自然的融洽。周末,學生們常常會乘坐火車前往鄰近的德國或者義大利,甚至只是去附近的湖泊享受悠閒的時光。聖加侖距離德國邊境僅35分鐘車程,而從蘇黎世到米蘭也只需三小時火車車程,這讓旅遊變得相當方便。
⛰️瑞士的自然風光無疑是它的最大魅力之一。從壯麗的阿爾卑斯山,到寧靜的湖泊,每一處景點都如同從明信片中走出來的一般。在這裡,你可以盡情享受滑雪、健行,或是簡單地坐在湖邊欣賞日落。不論季節,瑞士的美景都能讓人驚嘆。
🌟來瑞士旅遊,不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還能體驗到它獨特的文化和歷史。這裡的每座小鎮、每條山路,都藏著無數的故事。無論你是初次造訪,還是已經是常客,瑞士都能給你帶來全新的驚喜。
#大學城 #德語區哈佛 #城市開箱 #AIART #cityexplore #瑞士特色 #中立國 #文化多樣性#瑞士旅遊 #阿爾卑斯山 #自然愛好者
Sun, 13 Oct 2024 - 46min - 47 - #43 巴黎百味人生(五): 鰻苗、永續經營、巴黎新創
宜蘭鰻苗產業與法國交換學生的奇妙連結
✈️今天《#城市豆沙包》邀請到法國交換學生芷晴 @chi_chin_lin,他來到法國的機緣來自宜蘭傳統鰻苗產業!
🌊芷晴從小就生活在宜蘭,家族世代從事捕撈鰻苗的工作。她的外公每到冬天的夜晚,便會帶著家人去海邊,捕捉這些小小的鰻魚苗,並養殖到成鰻後出售。這種家族傳承的產業雖然因為地理與環境的變化逐漸式微,但芷晴從中找到了新的價值。
🐟芷晴在大學讀民族學,卻將這個看似與學術不相關的鰻苗產業融入自己的研究,研究所時期轉換到漁業科學,因緣際會來到巴黎實習,並在法國的新創產業中探索永續發展的議題。這次的巴黎經歷,讓芷晴將宜蘭的鰻苗故事,與法國的環境永續問題結合,形成一個跨文化的精彩故事。
🌎鰻苗和法國交換學生,這看似毫不相干的兩件事,卻在芷晴的生命中交織成了她對家鄉與世界的深刻連結。
從民族學與漁業科學角度看鰻苗產業
⛵你知道捕捉鰻苗其實不僅僅是一種捕魚活動,還蘊含著深厚的民族學和漁業科學背景嗎?快來《#城市豆沙包》聽聽芷晴 @chi_chin_lin 怎麼說!
⛺芷晴在大學讀民族學時,發現家族從事的鰻苗捕撈活動,不僅與經濟相關,還隱藏著豐富的文化儀式。她回憶起外公每年冬天出海捕鰻苗時,總會先搭起帳棚,進行簡單的祭拜儀式。這些儀式感雖然在家族裡習以為常,卻成了芷晴民族學研究的重要素材。
💸在民族學角度中,這些捕撈活動不僅是一種生計,更是一種象徵人與自然連結的文化行為。芷晴透過研究,發現鰻苗捕撈儀式反映了當地人對自然的敬畏與依賴。而從漁業科學的角度看,鰻苗的捕撈數據與環境變遷的關係密不可分,尤其是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鰻魚的數量和生態系統都受到了挑戰。
🦈這樣的跨學科結合,使得芷晴的研究充滿了人文與科學的交織,展現了鰻苗產業的多重意涵。
鰻苗的經濟與社會文化價值
👀芷晴 @chi_chin_lin 從小認為捕捉鰻苗是一種養家的經濟活動,結果在民族學系教授的眼裡,反而是一種珍貴的社會文化。快到《#城市豆沙包》一探究竟!
🦈大家有沒有想過,鰻苗不只是經濟活動的一部分,它還代表著深厚的文化與社會價值!芷晴從小就參與家庭的捕撈活動,家族的捕撈鰻苗產業曾經是他們生活的支柱。這些小小的鰻魚苗在冬季的夜晚被捕撈,經過繁複的養殖過程後,最終成為市場上的美味佳餚。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環境變化影響了鰻苗養殖產業,導致芷晴的家庭從養殖鰻魚轉為單純捕捉鰻苗。
🤩除了經濟利益,鰻苗也成為了芷晴家族文化的核心。在每一次捕撈活動中,家族成員聚集在一起,不僅是為了生計,也是為了維繫家族的連結。芷晴分享說,當她把家族的捕撈故事轉化成學術研究時,讓她的外公第一次感受到捕撈活動的文化價值。這不僅讓家族自豪,還讓社會看見這種傳統捕撈活動的重要性。
🗣️鰻苗,從經濟活動的物質價值,到家庭與社會文化的連結,都蘊藏著豐富的意義。
#鰻苗經濟 #社會文化價值 #家族傳承 #鰻魚美食 #傳統捕撈 #鰻苗產業 #宜蘭故事 #法國交換生 #跨文化交流 #永續發展#民族學 #漁業科學 #鰻苗文化 #自然與人文 #傳統儀式 #AIART #cityexplore
Sat, 28 Sep 2024 - 1h 06min - 46 - #42 巴黎百味人生(四): 台灣阿嬤、異國家庭、巴黎過生活
跨國婚姻與文化衝突
🇫🇷誰能想到一段台法婚姻,會將60多歲的台灣阿嬤陳媽媽帶往巴黎久居?陳媽媽如何面對其中的文化差異與挑戰,快到《#城市豆沙包》,聽聽台灣阿嬤陳媽媽分享她作為台灣長者,女兒嫁給法國人後,自己搬到巴黎生活的真實經歷!
🙅♀️陳媽媽提到,當她女兒決定嫁給法國人時,作為家長的她和先生曾經堅決反對。她坦承:「我們當初不只是反對,連婚禮都沒去參加。」這段話道出了跨國婚姻中常見的困難,尤其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往往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會有巨大的差異。對於台灣家庭來說,文化的差異不僅體現在生活習慣,還包括了對於婚姻、家庭責任以及養育孩子的不同理解。
👵陳媽媽深知文化差異對婚姻的挑戰。「法國人非常強調個人主義,而我們台灣人更注重家庭,這兩種觀念衝突很大,常常導致摩擦。」她提到,法國家庭中很少有「為家人無私奉獻」的觀念,這點讓她一開始無法適應,也難以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文化差異在生活細節中逐漸顯現,甚至影響到了陳媽媽對女兒婚姻的看法。
🍼隨著孫子的出生,陳媽媽逐漸改變態度接受了這段婚姻,並感受到女婿的好,相信這是一個幸福的選擇,決定來巴黎幫忙帶孫子。她說:「只要孫子過得好,我也就放心了。」這段從反對到支持的旅程,充滿了對家庭的愛與理解。跨國婚姻雖充滿挑戰,但若雙方願意努力,便能找到共同點,建立一個穩定的家庭基礎。
台灣長者融入法國家庭的挑戰
👨🍼台灣阿嬤陳媽媽在《#城市豆沙包》分享她作為台灣長者,如何在異國法國生活與適應的過程。對於許多台灣長者來說,搬到異國照顧孫子,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都成為適應的障礙。
😮💨陳媽媽坦言,初到法國的日子並不容易。她過去從未想過自己會來到法國生活,然而為了幫助女兒照顧孫子,她毅然決然踏上這段旅程。剛開始,她只能透過簡單的英語與女婿溝通,對於法國的生活方式感到不適應。「法國人很獨立,連吃飯都要分得清清楚楚,這在我們台灣人眼中是很難理解的。」陳媽媽笑著說。
👨👩👦➕👵從最初的文化衝擊到現在能夠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陳媽媽經歷了許多心理上的調適。她分享說,最大的挑戰是學會接受不同的文化,例如法國人強調個人主義、獨立自主,而台灣則更看重家庭集體的利益。「這在台灣是很少見的,因為我們總是希望家人之間互相照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媽媽逐漸發現了法國家庭中的一些優點,特別是他們在教育孩子上的觀念。
🍚舉例來說,她自己一個人到超市買一袋10公斤的米,不依賴女婿自己扛回家,她說:「只有獨立了,才能真正幫助家庭。」這些經歷不僅讓她成為家中的支柱,也贏得了法國女婿的尊重。在這過程中,陳媽媽發現,她也成為了台灣在法國家庭中的「文化橋樑」,一邊維護著傳統家庭價值,一邊融入新的生活方式。
台灣長者在法國巴黎找到新的生活
🇹🇼陳媽媽的人生在60歲時因孫子的出生而有了重大轉變。原本,她從未想過自己會來到法國生活,更別提在這裡找到一份新生活的節奏。《#城市豆沙包》邀請台灣阿嬤陳媽媽,分享她60歲才來巴黎深耕體驗的流動饗宴。
🍽️「剛來的時候,我一個朋友也沒有。後來碰到疫情,整個世界都封閉起來,那段時間真的很辛苦。」陳媽媽回憶道。如今,經過五年的時間,她慢慢融入了這座城市,不僅認識了更多在巴黎生活的台灣人,還成為了眾多台灣孩子的「後盾」。她笑說:「我們家已經變成台灣留學生的聚會地,每次大家聚會,我都會準備鹹酥雞和台灣料理。」
👣不只人際社群,陳媽媽也實際用自己的腳,一步一步體驗巴黎。從聖母院旁的彩繪玻璃到新橋的歌劇,陳媽媽在巴黎找到了生活的新樂趣。她說:「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60歲來探索也不晚。」這座城市的音樂與藝術,讓陳媽媽深深著迷。每個夜晚,她漫步在巴黎的街頭,感受這座城市的浪漫與美好。
🥰對於陳媽媽來說,巴黎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城市,而是一個有了「家」的地方。雖然生活挑戰重重,但她在法國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為家人提供了無限的支持。
#法國新生活 #異國生活 #家庭支持 #文化適應 #AIART #cityexplore #台灣長者 #跨國家庭 #法國生活 #台法文化 #家庭融合 #跨國婚姻 #文化衝突 #法台家庭 #台灣阿嬤 #人生百味
Sun, 15 Sep 2024 - 1h 03min - 45 - #41 開羅:阿拉伯、金字塔、茉莉花?
充滿對比與多樣性的埃及首都《開羅》
埃及,不僅僅是金字塔和沙漠的代名詞,還是充滿現代生活和豐富文化的地方。《#城市豆沙包》邀請住在開羅的Pony @cairohoney,分享了他在埃及12年的生活點滴。
🏙️Pony 提到,開羅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有著兩千多萬的人口,幾乎比台灣人口還要多。在開羅,你會看到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們,在路邊的咖啡廳喝茶、抽水煙,這種街頭文化與巴黎的咖啡文化有些相似,但卻又帶有埃及獨特的風味。
👀Pony回憶起他在一個名叫坦塔的小城學習阿拉伯語的經歷,那裡的生活簡樸而保守,與開羅的繁華形成了強烈對比。在Pony的故事中,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傳統的埃及社會對女性的保護措施。比如說,在某些地區的咖啡廳,女性是禁止進入的,這在保護女性的名義下,實際上也限制了她們的自由。然而,這些措施背後的出發點往往是出於善意,目的是避免女性在男性聚集的場所受到騷擾。這種「雞婆」的保護措施讓我們看到了埃及文化中對女性的一種特殊關注,也讓我們思考:這到底是善意的保護,還是限制呢?
古埃及文明對當代的影響
🌟談到埃及,立刻會想到金字塔、法老、象形文字,這些古埃及留下來的寶貴遺產,跟現代埃及人的關聯影響是什麼呢?快來《#城市豆沙包》聽Pony @cairohoney 分享!
🏛️現代埃及仍然保留了許多古文明的影響,從建築到藝術,古埃及的影響無處不在,這些歷史遺產是遊客眼中的奇觀,但對於生活在大都市開羅的現代人來說,除了旅遊觀光相關業者之外,多數人跟古埃及反而「有關聯但又脫節」。
🍪例如埃及有一個節日叫「聞風節」,是古埃及流傳至今的節日,現代埃及人還是會過這個節日、並且吃一種奶油圓酥餅的傳統點心(Pony稱它為節慶餅),這是古埃及人的食譜流傳下來的,只是一般人不太會去想到這個傳統脈絡。
茉莉花革命後的埃及政治與經濟變遷
✈️開羅,對許多台灣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旅遊夢想地點,然而這座城市的面貌遠比我們想像中更複雜。《#城市豆沙包》邀請到住在開羅十幾年Pony來跟我們聊聊他的埃及生活。
🗣️隨著 #茉莉花革命 的風潮席捲北非,埃及在2011年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動盪。茉莉花革命雖然帶來了短暫的希望,期望能夠實現民主與自由,然而,政治上的動盪卻對埃及的經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旅遊業,曾經是埃及的重要經濟支柱,在革命後的動盪時期急劇下降,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茉莉花革命後的一年,當時埃及經濟狀況很差,而Pony出於單純幫忙與分享的心情,開始了臉書粉絲專頁《#荷魯斯之眼》,在上面分享他的埃及生活、背包客旅遊資訊、可靠的人員與行程等等,一開始埃及人也很難想像網路能夠帶來什麼旅客,然而持續累積與運作,慢慢演變出現在的商業模式,為台灣埃及建立起旅遊橋樑。
💪以Pony的故事來看,她在埃及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特別是在當地文化與社會限制的衝擊下,面臨了許多挑戰。然而,她卻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境,並找到了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國家生活的方式。她的故事展現了埃及人和在埃及生活的外國人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臉書或IG搜尋「荷魯斯之眼」就能找到Pony啦
#埃及 #經濟變遷 #AIART #cityexplore #開羅 #都市生活 #多元社會 #現代與傳統#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 #文化遺產 #歷史與現代
Sun, 01 Sep 2024 - 1h 04min - 44 - #40 巴黎百味人生(三): 法餐、主廚、米其林!
🍽 《巴黎百味人生3》:從台灣到法國的廚藝之旅
從台灣醬燒魚到法國藍帶廚藝學院!🐟
家豪從小就在台灣廚房裡摸索料理,從媽媽的醬燒魚開始,逐漸磨練出料理技藝。從國中開始夢想踏入法餐領域,國中的他不是邀請同學來家裡打電動、而是問同學要不要來家裡吃飯!帶著熱情,他赴法國學習法文,然後進入藍帶廚藝學院深造,一路成為法國米其林星級餐廳的主廚。從自家廚房到國際廚藝舞台,他的烹飪旅程充滿戲劇性與魅力。👨🍳🇹🇼➡️🇫🇷
🎭 跨越文化,探索料理之美!🌍🍽
從台灣到法國,家豪體驗了料理文化的截然不同。在台灣,料理強調速度和火候甚至是CP值,而在法國,則講究食材原味和烹調技巧。有個明顯的例子,台灣連鎖餐飲講求顧客至上,似乎很怕看到客人在問卷調查上寫了對於口味不滿意,對比來說,法國主廚的立場則不一定要迎合滿足每一位客人,如果是客人不喜歡口味而非料理有問題,那法國主廚則會委婉表達「我們不合適,我不會為了你的不喜歡而改變我自己」
這種文化差異影響著餐廳的經營方式和飲食習慣,讓家豪在料理的世界中探索出不同的風味與魅力。🌟🍲
🎭 法式餐飲,各國廚師趨之若鶩的夢想地!🥐🗼
你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著迷於法式烹飪嗎?或許,正如資深主廚家豪所說,法式料理是一種能夠在各國展現不同生命力的美食。很多人來到法國學習法式料理,學成後再加上自己國家的特色,這樣的組合使得法式料理在世界各地展現出多樣性和活力!家豪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證。
想要在廚藝世界中展現自己的才華,有時需要放下過去的經驗,重新學習,重新認識食材和烹飪技巧。就像家豪說的:「我把我自己的腦子歸零,從頭開始學習這個東西。」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略法式料理的精髓!
法式料理的世界充滿無限可能,如果你也是一個料理夢想家,期許你有一天能像家豪一樣,成為廚藝界的明日之星!當然,如果你像Carlton和Ocean一樣只是個普通吃貨,那一定也要找個機會到巴黎品嚐一次法式料理啦 🇫🇷🍴
#巴黎餐飲 #料理探險 #增廣見聞 #料理之路 #台灣到法國 #廚藝之旅 #跨越文化 #料理風情 #美食差異
Sun, 18 Aug 2024 - 53min - 43 - #39 巴黎百味人生(二): 奧運、奧運、辦奧運!
💼 無法成為奧運代表選手,但還是可以「站上」奧運舞台?!快跟著《#城市豆沙包》一起聽聽Livia和Karen參與 #奧運 籌辦工作的故事!
✨Livia是從專案管理的白領工作進入這個領域,原本在中國工作的她,在日本念語言學校時機緣巧合進入 #東京奧運 組織擔任工作人員,接著做中國冬奧,上癮後更轉戰 #巴黎奧運,簡直是職涯大轉彎!
🥋Karen自小練跆拳道,一直在體育相關科系學習,並因緣際會參與了國際奧會、日本政府的奧運管理學程實習工作,實習結束後又幸運的被東京奧運錄取做跆拳道相關的規畫。她的經歷充滿了熱情與堅持,從運動員到賽事籌辦者,不論幕前幕後,都是對體育的熱愛。
🏅來聽podcast,一起幫奧運中華隊加油💪
在熱血運動精神和巴黎粉紅泡泡的背後,到底舉辦 #奧運 有什麼難以想像的複雜?快來《#城市豆沙包》聽聽Karen和Livia的第一手消息!
🚧2024巴黎奧運的西洋擊劍和跆拳道要在巴黎大皇宮舉辦,但大皇宮當年建造時並不是作為運動賽事場館,需要重新規劃動線與隔間、怎麼達到可比賽的溫度,甚至要掛成績表都不能沿用平常的做法。還有一個隱藏魔王關卡:大皇宮是歷史古蹟,不可能隨便敲釘拉電,可以想像這次舉辦巴黎奧運真的非常不容易。
🧱當然凡爾賽宮也是不遑多讓的大魔王。要舉辦馬術的凡爾賽宮裡面,很多物品都是有名字的,包含樹木🌲,只要移動任何一個東西,奧運結束後,全部的東西都要再移回來,所以奧運舉辦單位必須要做好功課,怎麼移的就怎麼把它放回來。
🏢每屆奧運還有一個類似的概念是重整某塊區域,像是東京奧運的辦公室就是重整垃圾掩埋場,巴黎奧運則是選在被許多難民或遊民佔據的九十三省。這個街區過往治安不佳,但因應巴黎奧運陸續整地蓋場館,街景樣貌明顯陸續改變,甚至房價漲了三四成成為新興「潮」區,然而原本的遊民或是原本無法負擔高房價的人,卻在這個過程也只能再次逐水草而居。
🚇交通方面則有一點讓市民最有感,巴黎地鐵終於可以使用apple wallet的交通卡啦!Navigo(類似巴黎的悠遊卡或一卡通),終於支援apple wallet,大家在進出地鐵的時候,不用再拿出一張卡,直接手機就能順暢通行。
#巴黎奧運 #巴黎大皇宮 #凡爾賽 #古蹟 #aiart #城市探索 #cityexplore #城市交通 #奧運夢想 #專案管理
Sun, 04 Aug 2024 - 40min - 42 - #38 巴黎百味人生(二): 2024、夏天、辦奧運!
Karen和Livia以舉辦 #奧運 的從業人員的第一線視角跟《#城市豆沙包》的聽眾分享,到底每次奧運有什麼不同!
🇯🇵 日本東京奧運強調科技,例如吉祥物就是機器人、logo是用數學幾何組成的圖樣、甚至在認證卡片還引入了臉部辨識技術。東京奧運當然也秉持日本既有的禮貌,歡迎大家來看奧運,也藉此振奮日本人自311海嘯的信心。
🇫🇷 法國巴黎奧運聚焦在文化歷史與美感藝術。上次巴黎舉辦奧運是1924年,前後相距整整100年,法國想呈現歷史文化傳承的意義可想而知。例如吉祥物是紅紅的三角形,概念來自法國大革命瑪麗安娜女神的帽子,上次巴黎奧運前開閉幕場館則在2024巴黎奧運作為曲棍球場館;這次西洋擊劍和跆拳道場館則是過去萬國博覽會蓋的大皇宮整修而來。🔥巴黎奧運logo看起來像是火炬,也可以看成是女性頭像。
🏊♀️這次巴黎奧運更是吃了秤砣鐵了心要賣巴黎情懷!像是鐵人三項的游泳要在塞納河舉行,一般法國民眾都是噗哧一笑(因為河水不乾淨),而且屆時塞納河區域要圍成紅色警戒區,增添不便,不過也有些教練、選手則認為一輩子能在塞納河在艾菲爾鐵塔游泳是非常棒的體驗,只要水質能達基礎要求即可。
🏅你有想過每屆奧運的主題嗎?聽podcast的同時,一起為奧運中華隊加油💪
在熱血運動精神和巴黎粉紅泡泡的背後,到底舉辦 #奧運 有什麼難以想像的複雜?快來《#城市豆沙包》聽聽Karen和Livia的第一手消息!
🚧2024巴黎奧運的西洋擊劍和跆拳道要在巴黎大皇宮舉辦,但大皇宮當年建造時並不是作為運動賽事場館,需要重新規劃動線與隔間、怎麼達到可比賽的溫度,甚至要掛成績表都不能沿用平常的做法。還有一個隱藏魔王關卡:大皇宮是歷史古蹟,不可能隨便敲釘拉電,可以想像這次舉辦巴黎奧運真的非常不容易。
🧱當然凡爾賽宮也是不遑多讓的大魔王。要舉辦馬術的凡爾賽宮裡面,很多物品都是有名字的,包含樹木🌲,只要移動任何一個東西,奧運結束後,全部的東西都要再移回來,所以奧運舉辦單位必須要做好功課,怎麼移的就怎麼把它放回來。
🏢每屆奧運還有一個類似的概念是重整某塊區域,像是東京奧運的辦公室就是重整垃圾掩埋場,巴黎奧運則是選在被許多難民或遊民佔據的九十三省。這個街區過往治安不佳,但因應巴黎奧運陸續整地蓋場館,街景樣貌明顯陸續改變,甚至房價漲了三四成成為新興「潮」區,然而原本的遊民或是原本無法負擔高房價的人,卻在這個過程也只能再次逐水草而居。
🚇交通方面則有一點讓市民最有感,巴黎地鐵終於可以使用apple wallet的交通卡啦!Navigo(類似巴黎的悠遊卡或一卡通),終於支援apple wallet,大家在進出地鐵的時候,不用再拿出一張卡,直接手機就能順暢通行。
#巴黎奧運 #巴黎大皇宮 #凡爾賽 #古蹟 #aiart #城市探索 #cityexplore #城市交通 #塞納河
Sun, 21 Jul 2024 - 1h 00min - 41 - #37 立陶宛: 四季、琥珀、維爾紐斯
🌍 立陶宛,你知道多少?身處歐洲的Carlton甚至無法第一時間認得維爾紐斯是立陶宛的首都,除了近幾年有送疫苗給台灣之外,只剩下史地課本提到的波羅的海三(小)國,台灣似乎不多人知道這座城市/國家的豐富歷史和文化遺產,這集邀請到Lila為我們開箱這個迷人的城市啦!
🇪🇺 #立陶宛 #Lithuania 不僅是歐洲聯盟的一員、台灣人熟知的波羅的海三(小)國,她還是北約成員國,從地圖上來看,其地理位置和歷史使其成為東歐與西歐的橋樑。從這樣的歷史地理脈絡不難想像這座城市的悠遠而豐富的文化,跟著Lila一起開箱探索這座迷人的城市吧!
🏙️ 立陶宛首都 #維爾紐斯 #Vilnius 自古以來曾因為各種軍事、政治的原因隸屬於不同國家,與立陶宛大公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蘇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這座城市保留了豐富歷史的歐洲特色。維爾紐斯舊城區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以巴洛克城市著稱,但漫漫歷史也留下許多哥德式(如聖安娜教堂)、文藝復興式、新古典主義(如主教座堂)和各式風格建築。
🌟 維爾紐斯也是一個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城市,被暱稱為「立陶宛的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De Lita),也有許多音樂、藝術、電影節,同時城市裡擁有眾多公園和綠地,是歐洲綠色首都之一。
🌍 Lila因為老公而從台灣搬到🇱🇹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當地的氣候(零下20度)、文化(親近大自然,爬山玩水甚至採蘑菇)、飲食(超多馬鈴薯還會做成類似肉圓的食物)和語言(立陶宛語而不是英語)。
💬現在的Lila,出了一本書《走進立陶宛的世界》、也考取了導遊執照,她說立陶宛除了巧克力、啤酒很有名之外,還有一個大家都沒想到的伴手禮-- 琥珀,其實世界上有九成的琥珀來自波羅的海,尤其當中有昆蟲的更是珍貴。
🤝 這幾年台灣與立陶宛逐步建立起友誼,雙方在經貿、文化、教育、官方等方面展開了多元合作,台北甚至有「Little-one Bar立陶宛小酒吧」,許多超商也可見到立陶宛啤酒。而身在立陶宛的Lila覺得,不只越來越少人搞混台灣和泰國,也從立陶宛的歷史來理解一個國家想要追求自己的自由的意志,進而可以明白立陶宛之所以支持台灣的背後原因。
#城市豆沙包 #城市探索 #cityexplore #europe #aiart #Lithuania #Vilnius
Sun, 07 Jul 2024 - 47min - 40 - #36 巴黎百味人生(一): 歌劇、芭蕾、追星去
🌟✨ 講到巴黎,你會想到什麼呢,立刻浮現的是不是藝術、時尚啊?沒錯,我們這集邀請到來賓 - 夢非,為大家揭開巴黎風情百味的盛宴!🎉 想知道夢非如何從時尚領域走向法國文學,並深陷芭蕾與歌劇的熱情嗎?那就別錯過我們的《城市豆沙包》節目,讓Carlton帶領你探索夢非的獨特巴黎故事!🎭📚 🎵🌹「在巴黎的音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節奏」 🎶🎩 《城市豆沙包》特邀夢非解析巴黎歌劇的迷人之處,從音樂劇到歌劇,帶你體驗全方位的藝術盛宴!🌟 快來了解歌劇與音樂劇的不同之處,讓豐富的巴黎文化深深擄獲你的心!❤️🎭 💃🌟「芭蕾是我的靈魂之舞!」 🎨👗 在這集的《城市豆沙包》中,夢非親切分享她如何從小學時代就展開對芭蕾舞的熱愛,並將這份熱情延續至巴黎的浪漫大都會!🌹👑 快來聆聽她的故事,一窺巴黎充滿魅力的多元文化!💖 #芭蕾 #歌劇 #巴黎風情 #巴黎音樂 #藝術探索 #全方位體驗 #巴黎生活 #文學藝術
Sun, 23 Jun 2024 - 1h 06min - 39 - #35 城市豆沙包: 復更、第三季、說好不停更了
🎙️ #城市豆沙包 第三季全新起航!
🎙️ 大家好,我們是 Carlton 和 Ocean!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將掏心掏肺聊聊《城市豆沙包》這個 Podcast 的心路歷程!🤩 雖然我們停更了一段時間,但這次的回歸不僅有全新內容,還有 Ocean 的加入,讓我們的團隊更有活力!💪
🌍 聽眾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 有數據統計,台灣podcast節目平均壽命是六個月,但是自2020年開始,《城市豆沙包》已經發布了34集,播放次數突破了55,000次,而且所有播放的收聽完食率都超過九成!感謝大家一路以來的支持與鼓勵,讓城市豆沙包與你們一起度過了250萬分鐘。雖然我們有時會遇到困難,但聽眾們的留言和評論,例如聽眾說聽到這集心情很好,這樣小小的鼓勵,總是讓我們感動不已!❤️
🏡 一路走來的收穫和新的主題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 🏡 大家常常會問做podcast有賺錢嗎?當然我們很歡迎乾爹贊助!其實除了金錢的收入外,Carlton因為這個podcast新認識了各式各樣的朋友,光是了解不同人們的體驗、不同城市的生活,就足夠有趣了。回到正題,《城市豆沙包》第三季不只要開箱各地城市,還將探討更多有趣的生活主題!
全新企劃「巴黎的百味人生」、整整六集的內容即將陸續登場,帶給《城市豆沙包》新的風格! 🎧 期待第三季帶給大家更多精彩內容,也歡迎大家留言敲碗想聽的主題!
#Podcast #新主題 #城市探索 #感謝支持 #聽眾動力 #新節目 #心路歷程
Sun, 16 Jun 2024 - 31min - 38 - #34 佛羅倫斯: 餐前酒、麥迪奇、文藝復興
小安,在佛羅倫斯住了一年多,發現網路上對於義大利人的迷因完全沒錯。
📃本集內容:
讀英文系的小安, 為什麼在所學既不與時尚相關、也不和義大利文相關的情況下來到佛羅倫斯的 Polimoda 就讀藝術指導?
佛羅倫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在地的麥迪奇家族是如何以一家之力改變了世界?
時到如今,佛羅倫斯挾帶著幾個世紀的積累,在時尚產業扮演著甚麼樣的角色?和知名的米蘭又有甚麼不同?
平時 Chill 的義大利人,為什麼一旦講到食物就會出現網路迷因手勢?義大利到底又該怎麼煮?
義大利的時尚產業和台灣又有甚麼不一樣?義大利的 Vogue 雜誌曾經做過什麼「出格」的嘗試?
歡迎發安安工作!IG 搜索「fe2601g」、「ashlynlinphotography」可以看到安安的攝影作品!
1個小時,聽聽小安和 Carlton 談佛羅倫斯!
Mon, 11 Sep 2023 - 53min - 37 - #33 波拉波拉: 大溪地、魟魚、HAPPY HOUR
Maëva,在波拉波拉旅居 6 個月,覺得好懷念可以抱在手裡的魟魚
📃本集內容:
讀法文系的Maëva, 因為學校實習的機會而來到了說法語的法屬玻里尼西亞,開始了和波拉波拉 6 個月的海洋奇緣!
波拉波拉在哪?這個位於太平洋上的明珠,離西邊的澳洲和東邊的祕魯都有數千公里的距離,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波拉波拉有甚麼其他海島沒有的東西?除了環礁圍成的大型潟湖外,還有可以抱、可以吻的超親人魟魚!
波拉波拉的特產為什麼居然是 HAPPY HOUR?原來是在波拉波拉難得一見的高 CP 值好物!
波拉波拉有很多第三性? 為什麼高更畫的大溪地女人肩膀這麼寬?Mahu、Rae Rae又是甚麼?法屬玻里尼西亞源遠流長的第三性別文化!
生活在遠離大陸的小島 6 個月,這個經歷又帶給了 Maëva 甚麼,怎麼樣影響了她人生的軌跡呢?
1個小時,聽聽 Maëva 和 Carlton 談波拉波拉!
Mon, 21 Aug 2023 - 49min - 36 - #32 新加坡: Kopi O、Kopi C、Singlish!
Claudia,在新加坡生活了 4 年,發現這裡既國際化又接地氣!
📃本集內容:
Claudia 既想看見世界,又想能夠跳上飛機轉眼回到台灣。於是以台灣為圓心,以幾個小時為直徑畫圓來到了新加坡!
新加坡位於歷史、地理課本上耳熟能詳的麻六甲海峽。這個人口五百萬、台北市 2.6 倍大的城市國家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
因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從英國海峽殖民地、被馬來西亞逐出「被動式建國」、以多民族為基調建國。為什麼這裡「既國際化又接地氣」?
因應疫情後的「報復式出國」, Claudia 接待台灣友人的新加坡行程攻略大公開!到新加坡後可以先在機場玩上兩個小時,還可以看瀑布?!
Kopi O?Kopi C?到底在講甚麼 Singlish?語尾詞的 Meh、La、Leh 又是什麼跟什麼?為什麼 Singlish 這麼實用又親切?
1個小時,聽聽 Claudia 和 Carlton 談新加坡!
Mon, 07 Aug 2023 - 55min - 35 - #31 北海道: 四季、滑雪、勝手丼
Jessie,在北海道生活了 3 年,覺得這裡簡直是生活的天堂
📃本集內容:
因為工作的關係,Jessie 住過地球上 15 個像天堂般的地方,發現北海道是最適合生活的天堂!
北海道四季分明,除了冬季知名的「香檳粉雪」滑雪體驗外,還有春天的櫻花、夏季的薰衣草和秋季的紅葉!
北海道的海鮮無比驚人,帝王蟹、松葉蟹、海膽,和商海產市場「點白飯」、「取海鮮」的「勝手丼」又是怎麼回事?
北海畜牧業發達,除了北海道的牛奶以外、也不要錯過在稚內這個日本北端,入口即化的稚內和牛。
而北海道好山好水的農業,又怎麼樣產出品質優異的馬鈴薯、蕎麥,讓愛吃蕎麥麵的 Jessie 四季都吃蕎麥麵?
3年在馬爾地夫工作的過程中,Jessie 又經歷過甚麼最辛苦、最幸福的事情?
1個小時,聽聽 Jessie 和 Carlton 談北海道!
Mon, 19 Jun 2023 - 1h 05min - 34 - #30 馬爾地夫:蜜月、浮潛、渡假村
Jessie,在馬爾地夫度了2年半的蜜月,依然樂此不疲
📃本集內容: 因為工作的關係,Jessie 住過地球上 15 個像天堂般的地方,為什麼認為馬爾地夫無比魔幻,是一個「不像地球」的地方?
馬爾地夫的魔幻,不僅來自海的清澈見底與溫暖,又充滿了「坐船或坐水上飛機到度假村」、「遠離一切日常生活」的儀式感。
馬爾地夫原來不是一座島,而是橫跨 800 公里的「群小島」。做為一個曾被英國殖民的穆斯林國家,怎麼一步一步變成度假勝地呢?
Jessie 在度假村工作「天天度假」是怎麼樣的體驗呢?在僅一平方公里又與世隔絕的絕美小島工作,到底是幸福還是辛苦?
2年半在馬爾地夫工作的過程中,Jessie 又經歷過甚麼最離奇、最害怕的事情?
1個小時,聽聽 Jessie 和 Carlton 談馬爾地夫!
Mon, 29 May 2023 - 1h 10min - 33 - #29 哥倫布:中西部、啤酒、出國念書
James,在哥倫布市住了 3 年,在攻讀博士學位之餘也增廣了自己的視野。
📃本集內容:
哥倫布市?恐怕這個地名對於許多台灣聽眾來說都是一頭霧水,讓人尋思是不是在拉丁美洲的某個城市。實際上,哥倫布市是美國俄亥俄州的首府,其中的俄亥俄州州立大學更是許多不同世代的台灣人,到美國攻讀學位的主流選擇之一!
James 目標明確的為了拿到教職而到哥倫布市攻讀博士學位。在這集中將從「在地生活」、「出國念書」兩個方面分享。不只談哥倫布市的生活經驗,也談當代「出國念書」這個選項背後該有的考量與準備。
位於美國中西部,哥倫布市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是更像美國東岸大家耳熟能詳的紐約、費城,還是像西岸西雅圖、舊金山這樣的地方呢?
為什麼說從台北到哥倫布市是一個「由城入鄉」的經歷?道地的天龍人 James 從台北市大安區到哥倫布市以後生活有甚麼轉變?
到美國念學位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經驗? James 回過頭來看有甚麼感想,又怎麼建議要如何調適心態、順應生活呢?
50 分鐘,聽 James 和 Carlton 一起聊聊在哥倫布市的生活以及在海外讀書的分享!
更多 James: Youtube 頻道 「Wei James Chen」
https://www.youtube.com/@James_Chen
Mon, 01 May 2023 - 54min - 32 - #28 西雅圖:亞馬遜、多元性、巧達湯
Irene,在西雅圖住了 6 年,覺得這個城市把所有能給的都給她了
📃本集內容:
西雅圖。在台灣 Google 的伴隨關鍵字是「景點/旅遊」、「大學」、「房價/社區/華人」,勾勒出大多數台灣人對於西雅圖的想像是可以去玩、去念書、甚至移民(久居)的地方。
Irene 在人生中形塑世界觀的年齡來到西雅圖,在這裡渡過從學生到社會新鮮人的關鍵階段,她怎麼看待這座城市?
西雅圖作為一個早期開發的商港,這樣的歷史、地理背景怎麼樣源遠流長的營造出現在的所謂「多樣性」?話說回來,這樣的「多樣性」到底指的是什麼?
作為亞馬遜、星巴克、波音這些知名現在企業總部的所在城市,不禁讓我們發問為什麼是西雅圖?以亞馬遜作為職涯出發點的 Irene 怎麼看呢?
台灣人耳熟能詳的 Costco 也來自西雅圖。那麼,「蛤蠣巧達湯」和西雅圖的飲食文化有甚麼歷史淵源呢?
50 分鐘,聽 Irene 和 Carlton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西雅圖!
Mon, 17 Apr 2023 - 57min - 31 - #27 巴塞隆納(下):高第、聖家堂、超貴門票
儷瑾,旅西班牙 30 年的資深台人,進去聖家堂已經超過 2000 次還是覺得美爆了! 📃本集內容: 高第、聖家堂、超貴門票 巴塞隆納,不只擁有2000年的悠久歷史,也有100多年前在巴塞隆納輝煌時期建造的各種經典建築。一共擁有2項世界遺產,共計8棟建築。 Carlton 心目中第一名地的旅遊城市:來個 Chill 的假日?這裡有陽光、海灘!來點文化之旅?這裡有滿滿的文化與建築!是個商務人士嗎?你大概會來這裡參加各種商會。喜歡吃、喜歡玩?美食、PARTY在這裡等你! 說到巴塞隆納,不可能不提到聖家堂。這裡到底有甚麼魅力,可以讓儷瑾進去 2000 次還是不厭倦?真的上塔後再走個 20 層樓的螺旋樓梯下來嗎?作為少數訪問過訪問過聖家堂首席建築師的華人,儷瑾又得到甚麼難忘的經歷? 來個簡單的等號:聖家堂 = 高第。高第,以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撐起巴塞隆納的旅遊產業!到底高第是怎麼練成的?他又如何師承大自然,用「一點點的材料,建構出最堅固的結構?」 巴塞隆納的治安好嗎?身為專業導遊的儷瑾的建議又是甚麼?怎麼樣能夠讓自己不是最好下手的肥羊金字塔底層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儷瑾暢聊巴塞隆納!
Mon, 03 Apr 2023 - 40min - 30 - #26 巴塞隆納(上):西班牙、不只、海鮮飯
儷瑾,旅居西班牙超過30年,在巴塞隆納定居20多年,是領有西班牙官方執照的專業中文導遊。 📃本集內容: 西班牙、不只、海鮮飯! 西班牙是個盛產橄欖、葡萄、稻米、黑松露、番紅花的農產大國。豐富的農產如何他們「豐富」了西班牙人的飲食選擇呢? 在西班牙平均170多人就有一間餐廳,造就了有許多飲食之最:全世界被認證最古老的餐廳位於馬德里、最貴的餐廳一人均價五萬多台幣、也讓西班牙人在餐廳中流連忘返:早餐、早茶、午餐、午茶、TAPAS、咖啡... TAPAS 怎麼來的?伊比利亞火腿可以有多講究?除了海鮮飯以外,原來西班牙還有各種烤飯、燉飯、海鮮粥? 高頻率、長時間的進食,又怎麼改變西班牙人的生活作息?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儷瑾暢聊一小時的西班牙美食與文化!
Mon, 20 Mar 2023 - 54min - 29 - #25 布拉格:廣場、啤酒、和平分手Mon, 06 Mar 2023 - 1h 00min
- 28 - #24 金邊:吳哥窟、小費、一帶一路
Louis,住在金邊 7 年,真心覺得能夠一路順遂,要謝的人真的太多了,那就謝天吧。
📃本集內容:
金邊。位於中南半島,是柬埔寨的首都。 Louis 在這住了 7 年,他感受到了甚麼、又有甚麼改變呢?
在 Louis 剛到金邊的時候,路面都是泥土路,晚上走在「首都」的路上也得靠民宅透出的光來照明。路上的車也不多,是個尚待開發的中南半島城市。
乘載佛教歷史、法國殖民時期、紅色高棉恐怖統治,金邊呈現出怎麼樣的樣貌?在這生活的 Louis 又看到了些甚麼?接觸了甚麼形形色色的文化、次文化、潛規則?
說到潛規則,Louis 怎麼面對柬埔寨海關「Tips、Tips」的聲聲呼喚?對於路上藉故攔車、索要金錢的警察,Louis 又發展出甚麼技能避免荷包大失血?
在 Louis 即將離開的時候,金邊已經和他初來乍到時完全不一樣了:高速開發的基礎建設、公路、路燈、建築...。怎麼會這樣的?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有甚麼關係?又怎麼樣造成了金邊的「現代」景象?
如果要到柬埔寨旅遊,甚麼季節最合適?吳哥窟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又值不值得去呢?S21 集中營、萬人塚會否太沉重?柬埔寨第一大河「洞里薩河」為什麼會在一年之中「上游」、「下游」互換?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Louis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金邊!
Mon, 04 Jul 2022 - 43min - 27 - #23 萊比錫:巴哈、大學城、和平禱告
書宜,住在萊比錫 5 年,始終對於「和平禱告」事件感動不已。
📃本集內容:
位於德國東部的萊比錫。既是歷史悠久的大學城、也是巴哈、舒伯特等大音樂家駐足過的音樂城。
萊比錫大學,創立於 1409 年,歷史之長在德國僅次於海德堡大學。如果和中國歷史對比,相當於創立於明朝年間。除此之外,萊比錫大學的建築散落於城內的各個區域,真的是「整個萊比錫都是我的校園」。
萊比錫也是個音樂之都。巴哈、舒伯特、華格納等大音樂家都在萊比錫駐足過。巴哈更是在萊比錫長待了 20 年直到辭世,他們為這個城市帶入了怎麼樣的特殊氣息?
「我們是人民!」位於東德的萊比錫,經歷過「和平禱告」這個加速推倒柏林圍牆的重要事件。書宜身邊朋友的長輩就曾經親身經歷過這段歷史,他們是怎麼感受當時的社會氛圍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書宜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萊比錫!
📑 快速書籤:
(播放時間 01:00) 書宜來到萊比錫的原因,以及他所經歷的「讀書」、「工作」兩階段
(播放時間 01:55) 科普萊比錫:大學城、音樂城
(播放時間 03:00) 歷史悠久的萊比錫大學
(播放時間 05:00) 以地理、人口來說,萊比錫的尺寸、比例尺到底如何?
(播放時間 07:30) 萊比錫的近代歷史:和平禱告、周一示威
(播放時間 12:00) 書宜在生活中怎麼感受德語的重要性、德語的學習方式?
(播放時間 17:00) 書宜在萊比錫的生活方式:以戶外和慢活為主調
(播放時間 20:00) 誠實的開箱德國食物
(播放時間 23:00) 德國人「不用作做」的社交距離
(播放時間 28:15) 德國人在工作和學習上的「鼓勵文化」
(播放時間 30:30) 書宜談到人在異鄉的寂寞感和社交焦慮
(播放時間 32:30) 所謂「台灣朋友」的重要性
🎙️ 來賓簡介:
楊書宜 / 書宜在德國
一個很喜歡觀察與思考的人 :) 興趣是學外語、散步、寫作、聽詩歌和巴哈的音樂。 超喜歡狗。
《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書宜在德國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uyileipzig
Mon, 20 Jun 2022 - 38min - 26 - #22 杜拜:水煙、甜點、齋戒月
Vera,住在杜拜 4 年,發現自己還挺喜歡「甜到會得糖尿病」的中東甜點。
📃本集內容:
杜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七個酋長國之一,集合了世界 20% 的起重機、經濟飛速發展的沙漠之都。在「到處都有富豪開跑車、養獅子」的迷思之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呢?
來自台灣的 Vera,因緣際會之下在杜拜這個中東地區的經濟中心生活了 4 年,來到《城市豆沙包 Podcast》上為聽眾將杜拜開箱。究竟她眼中的杜拜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Vera 在節目中詳細的爬梳了杜拜的前世今生:做為一個50年代還以珍珠為主要產業的沙漠漁村,杜拜是如何在(有限的)石油資源下脫胎換骨?在經濟飛速發展、全世界 20% 的起重機都在此處建設的情況下,杜拜曾經如何在經濟危機中深受打擊?事到如今,杜拜日常生活中的經濟面貌又是怎麼樣的呢?
回到杜拜的生活上,Vera 初來乍到就躬逢其盛的齋戒月,如何為她帶來「在商場差點找不到東西吃」的衝擊?在外籍勞工占比高達 80% 的杜拜,她發現原來在生活中需要使用的不是阿拉伯語,而是聽得懂帶著各種腔調的英文。此外,在日常生活中,Vera 又喜歡吃些甚麼、去那些海灘和飯店放鬆呢?對於買當地的紀念品,旅居在杜拜的她又有甚麼採買地點與技巧的建議呢?
說到杜拜的在地特色,Vera 怎麼感受「當地娛樂」:抽水煙呢?雖然是在沙漠地帶,居然有「適宜旅遊」的 18 度到 25 度氣溫,到底是在哪個季節呢?當地的飲食選擇有哪些、她又喜歡哪幾種中東(甜到可以得糖尿病的)甜點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Vera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杜拜!
📑 快速書籤:
(播放時間 01:30) Vera 為大家科普杜拜的歷史文化、地理樣貌。
(播放時間 10:20) Vera 初來乍到杜拜,直接受到齋戒月的文化衝擊。
(播放時間 14:50) 在杜拜生活需要的語言能力,原來不是阿拉伯文而是「聽得各種不同口音的英文」
(播放時間 18:40) Vera 私人推薦在杜拜喜歡吃的東西、喜歡去的海灘及飯店
(播放時間 23:50) 中東地區在地的休閒活動:抽水煙!
(播放時間 25:40) 杜拜的天候、氣溫以及 Vera 推薦大家來的旅遊季節
(播放時間 31:00) 杜拜的飲食選擇、 Vera 個人鍾愛的中東甜點推薦
(播放時間 39:00) 你可能沒想到的豬肉、酒精 in 杜拜(!)
(播放時間 41:30) Vera 最討厭杜拜的一個點:真的太沒有效率啦!
(播放時間 45:00) Vera 為大家闢謠杜拜:遍地黃金只是誤解、一定要小心求職陷阱
來賓簡介:Vera
畢業於貓大斯語系研究所。離校後第一站不是俄國,而是進了國籍航空成為「機上擺渡人」,觀察機艙內種種人情冷暖、悲歡離合。 離職後以 29 歲大齡考上外商航空,環遊世界4年半後回台。 喜歡旅行、美食、文學與創作,曾出版童書與譯作。在換日線經營專欄「大齡空姐的飛行觀察筆記」。
Mon, 06 Jun 2022 - 49min - 25 - #21 京都:和服、櫻花、和菓子
Olivia,住在京都 8 年,覺得所謂「老店」的定義是已經開了一千年噢。 📃本集內容: 京都,起源於 8 世紀建立的「平安京」。從 794 年起就成為日本重要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十足的老靈魂。 因為對於日本歷史、文化好奇而來到京都的 Olivia,在《城市豆沙包 Podcast》上為聽眾將京都開箱。她為什麼決定在京都留下,一留就是 8 年的時間? 以一個幾乎是京都「在地人」的視角,她感受到的城市氛圍是怎麼樣的、平常又喜歡做些甚麼?對於旅遊,她又建議聽眾在什麼季節來到京都賞櫻、賞楓?談到和菓子,她有哪些私人愛店推薦給大家品嘗琥珀糖、烤麻糬呢? 另外一方面,生活在一個歷史超過千年的古都,Olivia 認知到的京都「老店」有哪些條件?對於存在感極高的京都代表建築「京町屋」,她有哪些認識與大家分享?在和服相關產業工作的她,又對於這個幾乎是來到京都「一定要體驗的經驗」有甚麼建議,為什麼說「京都與和服」緊緊相依、密不可分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Olivia 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開箱京都! 📑 快速書籤: (播放時間 02:30) Olivia 來到京都的原因,以及她感受到的城市氛圍 (播放時間 09:00) 京都「老店」vs. 東京「老店」,幾年可以叫做「老」呢? (播放時間 10:50) 作為一個在地人,Oivia 在京都最喜歡去的地方、最喜歡做的事 (播放時間 13:20) 京都的咖啡廳非常的多,原來因為京都人意外的愛吃麵包!? (播放時間 17:40) Olivia 在地推薦的京都和菓子:永樂屋的「琥珀糖」、ㄧ和的「白味增烤麻糬」 (播放時間 25:25) Olivia 推薦的旅遊季節:春天賞櫻、秋天賞楓 (播放時間 30:00) 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京町屋」 (播放時間 33:20) 作為相關從業者,Olivia 談京都與「和服」千絲萬縷的關係 (播放時間 35:00) 租和服體驗的時候,該怎麼樣找到真正「合適自己」、「無違和感」的和服呢? (播放時間 37:50) 吃茶泡飯嗎?喝杯咖啡嗎?到底甚麼意思?京都人是日本「拐彎抹角文化」的王牌! (播放時間 41:20) 迷思闢謠:京都雖然是古城,但也努力的「現代化」、「國際化」 🎙️ 來賓簡介: 旅居京都8年,說著一口京都腔的台灣女孩。長期關注日本社會議題,透過寫作、採訪、翻譯等方式實踐媒體人責任。 2012年以未來媒體人的身分受日本政府邀請前往NHK、讀賣新聞社等媒體機構學習。2013年參加日本外務省「絆計畫」前往日本311災區,進行實地考察與交流。2014年以留學生的身分來日後定居京都。長期替各大網路媒體、政府機構撰寫文章,目前為臺灣天下雜誌《換日線Crossing》與日本《Nippon.com》專欄作家,以及《日本職活WIJ》執行編輯。 人生座右銘是:「後悔せずに生きよう!」(不帶一絲後悔地前進吧!) 《天下雜誌換日線》專欄:奧莉放送株式会社 IG 帳號:olivia.jp0510
Mon, 30 May 2022 - 45min - 24 - Season #2 序言:5 / 24 連載再開!
「歡迎大家收聽 《城市豆沙包 》,我是Carlton。」
因為一個小小的起心動念,這句話從 2020 年底開始說起,橫跨 2021 年,慢慢完成了 20 集的 Podcast。勉強也可以說是開箱了亞洲、歐洲、澳洲、北美、拉丁美洲的 20 個城市,只差一個非洲就可以湊齊世界各個主要大陸。
於是我決定把這 20 集當作 《城市豆沙包 》的第一季 Season #1。一直以來我都把聽眾當成這個 Podcast Project 的一部分,因此我想和各位分享第一季的總結。
如果從今天往回看的話,第一季的播放次數大約 2 萬次。以每集節目的長度和(相當不錯)的聽眾留存率(大約都有 8 成以上的聽眾會完整地聽完一集)來看,那麼《城市豆沙包 》第一季的播放總時數達到 1 萬 3 千小時,換算成天數的話大概 540 天。
相當於聽眾們花了這個地球上 540 天的時間,與我一起在《城市豆沙包 》上度過。
這樣的數字代表什麼呢?當然和一線、二線的 Podcast 相比只是大概一個花生(A Peanut)。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我發現和一些專業、全職、公司經營的 Podcast 也有一定的可比姓。那麼《城市豆沙包 》以一個單人團隊、全部手作、斜槓經營的 Podcast 來說,或許也有值得我小小開心的地方吧!
然而最開心的部分並不是這些「量」的數字,而是更多無法量化的「質」的部分。
首先從《城市豆沙包 》的重點說起:每一集為聽眾開箱不同城市的受訪者,AKA 各式各樣離開台灣的「離島人」。
在訪問這些「離島人」的時候,我總默默感覺自己幾乎是佔了 《城市豆沙包 》這個 Project 的便宜:讓我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與這些人接觸,聽聽他們第一手的經驗,交流一些同為「離島人」的想法與看法。
作為 《城市豆沙包 》的主持人,我是這個 Podcast 的製作人,同時也是這個 Podcast 的死忠的聽眾。從這裡面,我得到的想法、自我的成長是難能可貴的。深深希望對於這些花時間參與的受訪者、花時間收聽的聽眾而言也有一樣的感受。
接著回到我自己的身上,我發現我對於聲音的控制力、談話的節奏有了(自己覺得)大幅的進步。即使僅僅是 20 集,回頭看剛開始的集數總可以感受到當時的青澀(啊這就是青春呢)。這裡有更多自己內心、非常個人的情緒與感受,這裡就先不再多談,
這是《城市豆沙包 》的第一季,再次謝謝所有人的陪伴,我要將這個篇章翻過,進入嶄新的第二季了!
從第二季開始,《城市豆沙包 》會固定雙週更新,於每雙週二台灣時間早上 7:00 發布。
此外,在第二季中我作了一些(或許作為聽眾不容易察覺)的改變。對於Podcast 的節目敘述、文案推廣、圖片製作都做了修改。並且在節目的敘述中加入「快速書籤」的概念,可以幫助聽眾直接了解該集的內容主軸是什麼,如果沒有時間的話可以直接收聽有興趣的重點。
這些改變都會讓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後製上,因此對我來說也是新的嘗試,且讓我們看看在第二季的 20 集當中,會激盪出哪些新的火花吧!
謝謝你的收聽,也請你繼續和我一起《城市豆沙包 》第二季的旅程。
Mon, 23 May 2022 - 06min - 23 - Season 1 Salon #3:矽谷、倫敦、斯德哥爾摩
城市豆沙包Community 踏出第一步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在 Clubhouse 上舉辦第一次線上沙龍了!
線上沙龍要做甚麼呢?抽象的說,我希望可以把「點」串成「線」、也把「線」組成「面」。具體的說,在 Clubhouse 中開一個房,讓座標於不同城市的受訪者同台交流「同」與「異」,再讓聽眾們也一起加入即時互動。
這裡沒有台上台下。我們一起把各個城市的台灣人們串成一條「線」,再由這條線和聽眾們一起織成一個「面」,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開始 Community 對話的起點。
4/9的這場線上沙龍,參與的對談來賓有——
ChiaoHan Lu / 學的是語言和文化研究。待過財經和生活風格雜誌媒體及廣告行業,現在在一家英國童書公司做亞洲區行銷,覺得特別適合現在的自己。倫敦生活進入第十年,現在一天要查兩三次天氣,下雨天也不怎麼帶傘了⋯如初見地,喜歡這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刺激、天際線和綠意。
Kim Shieh / 出生成長於臺北。大學修習經濟和哲學,研究所到山遙路遠的瑞典念商學院。畢業後留在瑞典從事行銷工作。仰賴語言、真實性及好奇心維生,重視個人勝於群體,沉迷聲音及味道。
Roderick Hsiao / 台北人,在舊金山灣區生活邁入第九年,養的狗比主人有名。標準矽谷阿宅,喜歡到世界各地走走看山看海看建築或找老朋友喝下午茶。
現階段努力學習跳街舞文化,感覺年紀越大,unlearn的領域越多,成長空間也越多。目前努力推廣心理健康以及社會平等多元。
Sun, 24 Apr 2022 - 1h 14min - 22 - Season 1 Salon #2:東京、巴黎、波士頓
城市豆沙包Community 踏出第一步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在 Clubhouse 上舉辦第一次線上沙龍了!
線上沙龍要做甚麼呢?抽象的說,我希望可以把「點」串成「線」、也把「線」組成「面」。具體的說,在 Clubhouse 中開一個房,讓座標於不同城市的受訪者同台交流「同」與「異」,再讓聽眾們也一起加入即時互動。
這裡沒有台上台下。我們一起把各個城市的台灣人們串成一條「線」,再由這條線和聽眾們一起織成一個「面」,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開始 Community 對話的起點。
3/26的這場線上沙龍,參與的對談來賓有——
Jerome Yang / 不務正業的軟體工程師,對於旅行的熱情遠遠大於寫程式,志在將世界上較少被關注到的地方、族群與人介紹出去,最喜歡的是前蘇聯國家、穆斯林世界與非洲大陸,以及潛藏於世界各大城市裡的多元移民文化。住過波士頓、洛杉磯、安克拉治等城市,目前座標為加州灣區。經營《旅行熱炒店》Podcast節目。
Irene Lu / 從西雅圖到東京夜未眠的財務工作者,也是業餘記者與影視製作助手。十六歲開始在美國留學,二十三歲來到日本工作,驚豔於人類的故事,喜歡紀錄人與人的相遇。目前經營粉絲專頁 Irene Lu東京夜未眠和Podcast B612小行星。
郭誠涵 /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荷蘭萊頓大學國際稅法碩士。居住過的城市有台北,北京,上海,鹿特丹,萊頓,阿姆斯特丹,東京,紐約。 專業吃貨,業餘律師/會計師/稅務師。目前正在重新探索台北這不熟的家鄉。撰有《微光日常》一書,經營同名粉絲頁
Sun, 17 Apr 2022 - 1h 23min - 21 - Season 1 Salon #1:北京、上海、墨爾本
城市豆沙包Community 踏出第一步的重要里程碑:我們在 Clubhouse 上舉辦第一次線上沙龍了!
線上沙龍要做甚麼呢?抽象的說,我希望可以把「點」串成「線」、也把「線」組成「面」。具體的說,在 Clubhouse 中開一個房,讓座標於不同城市的受訪者同台交流「同」與「異」,再讓聽眾們也一起加入即時互動。
這裡沒有台上台下。我們一起把各個城市的台灣人們串成一條「線」,再由這條線和聽眾們一起織成一個「面」,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開始 Community 對話的起點。
3/20的這場線上沙龍,參與的對談來賓有——
Fay Chiang / 出生在台南,一個熱情又熱心的靈魂。不確定自己想幹嘛就到處看看別人都在幹嘛。六年前外派北京,路途上一直在認識各種有趣的靈魂,真心和珍惜每次的交流機會,看看平凡的生活能不能不平凡些。
現職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兩年前又飄到上海闖蕩,想看看自己有多少能耐,開心難過辛苦輕鬆都是人生,就是好好體驗一把!
Lydia Tseng / 台大牙醫系畢業,學生時代很想去美國唸書,後來留在台灣一邊工作一邊抱怨健保制度對醫護人員的壓榨。一場交通意外帶走母親後,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在一個能安心吃、安心走路的地方生活。
第一次到墨爾本覺得來到心目中的城市。 成為居民後發現更多真面目,持續努力在這個多民族文化中享受生活。
Sandy Yang / 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只因為覺得去北京工作可以看奧運很酷,在 2006 年投入中國職場。從出版跨足公關、行銷、諮詢和旅遊行業,又誤打誤撞地經歷了三屆夏季、一屆冬季奧運會的籌辦,目前任職某國際飯店集團的亞太區市場行銷總監。
同時也是天下雜誌《換日線》作者,最新斜槓是生命教練(life coach)。2020 因爲新冠疫情,曾經滿世界亂飛的日子不復存在,生活重心大洗牌,但還是樂觀地相信未來會更好!
Sat, 09 Apr 2022 - 1h 19min - 20 - #20 里約熱內盧:煙火、嘉年華、貧民窟
約克,住在里約熱內盧 3 年,意外體會到貧民窟裡的治安其實相當不錯。
城市豆沙包 x 約克在哪裡,在第 20 集開箱巴西的著名大城里約熱內盧!
里約熱內盧,對於台灣人而言似乎遠在天邊的城市,約克在這裡有怎麼樣的生活體驗?
遠在南半球的里約熱內盧,什麼時候是最適合的旅遊季節?相對於台灣寒冬中的跨年,在里約熱內盧南半球盛夏的海灘跨年煙火、跨年派對讓你喝啤酒 High 到天亮!
體驗里約在地人生活的約克,為什麼帶條包巾、在里約熱內盧名聞遐邇的海灘一躺就是一整天?海灘上由流動攤販送到你面前的 「Buffet」又是怎麼樣的體會?
里約熱內盧深植人心的貧民窟到底是怎麼樣的地方?生活在其中的約克為什麼說這裡的治安反而相當不錯,只要知道怎麼躲避槍戰就好?
兩年沒參加到嘉年華的約克,是怎麼看待「解放自己」、「整個城市都變成夜店」的嘉年華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York 一起暢談里約熱內盧!
Sat, 22 Jan 2022 - 49min - 19 - #19 曼谷:蝦膏、車掌、天使之城
立娟,住在曼谷 7 年,慢慢體會到原來泰國菜不一定又酸又辣。
城市豆沙包 x 台灣太太的泰國生活觀察筆記,開箱台灣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曼谷!
泰國,國土面積等於 14 個台灣,而首都曼谷則是台北的 5.7 倍大,人口高達一千多萬。
曼谷的泰文名字可不是短短「曼谷」這麼簡單。事實上在泰文中全稱高達 167 個泰文字母,直接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最長的城市名。天使之城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泰國菜總是又酸又辣?立娟熱愛的蝦膏拌飯有醃蝦膏、辣椒、紅蔥頭等風格強烈的食材,卻能在上桌時呈現出令人驚訝的調和口感,莫非這才是泰菜的精髓所在?
曼谷的面貌落差極大,一方面有極高級的五星飯店、購物中心,另一方面也有到處破損、雨天濺水的人行道和公車上收票的車掌小姐。立娟生活在其中怎麼感受如此強烈的落差?
泰國廣告令人印象深刻,兼具幽默、生活感而平易感人。泰國設計也在材料上別出心裁,具有手感又充滿現代感。具有視覺傳達背景的立娟又是怎麼看待泰國的文化土壤?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立娟一起從旅遊、飲食、文化層面開箱曼谷!
Fri, 10 Dec 2021 - 42min - 18 - #18 波士頓:龍蝦、路面電車、地下高架
Jerome,住在波士頓 8 年,曾經前往陽光明媚的南加州卻又再度回到波士頓。
城市豆沙包 x 旅行熱炒店,讓主廚 Jerome 做一回食客,細細開箱自己熟悉的波士頓!
熱愛爬梳文化脈絡的 Jerome,會從哪些角度開箱與美國歷史千絲萬縷的波士頓呢?
一個交通活化石「路面電車」依然在路面上勇健前行的都市, Jerome 怎麼從交通的面向講述一個歷史古城艱苦現代化的歷程,波士頓又有哪些大手筆、跨世代的交通革新?
作為美國一線的歷史古都,Jerome 怎麼感受波士頓的歷史定位?除了白人大一統的中心史觀外,波士頓對於不同白人群體、甚至不同族裔而言又有怎麼樣的意義存在?
時至今日,波士頓現在的生活面貌又是怎麼樣的? Jerome 娓娓道來他所觀察到的義大利、拉丁美洲、柬埔寨移民如何在美國這個移民的「沙拉碗」中融合與不融合。
知名的波士頓龍蝦,背後有怎麼樣的歷史脈絡,從勞工皺眉下嚥的基層飲食而一躍成為世界高檔食材?在地的 Jerome 自己偏愛的龍蝦料理方式與風格又是甚麼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Jerome 一起從旅遊、飲食、文化層面開箱波士頓!
Sun, 31 Oct 2021 - 49min - 17 - #17 舊金山:涼夏、咖啡、加州料理
Nicolle,住在舊金山灣區 7 年,是一個時常進城的快樂咖啡人。
舊金山市,出乎意料的比台北市還小,卻是全美米其林餐廳密度最高的地區。
久居灣區的 Nicolle ,對於該區的飲食文化有深刻的觀察,在這一集中一路從舊金山的私藏景點、涼夏警報、美食文化一路聊到在地的獨特精神!
為什麼 Nicolle 認為舊金山是「加州的南法」?她怎麼推斷重視在地、有機、可持續性的「加州料理」可能根源自南法的地中海料理?
Nicolle 又怎麼看待充滿濃濃混血精神的混搭料理,譬如結合墨西哥捲餅 Burrito 和日本壽司 Sushi 的「壽司捲 (Sushirrito)」、結合英式馬芬和法式可頌的「可芬 (Cruffin)」?
作為一個咖啡人,Nicolle 對於源自舊金山的獨特咖啡文化有甚麼看法?舊金山如何蘊育出講求風土、單一產地、48 小時上桌、品咖啡如品紅酒的藍瓶咖啡 (Blue Bottle) ?
在欣喜迎接好咖啡店的同時,Nicolle 為什麼擔憂舊金山逐漸失去專屬於此的在地性和獨特精神?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Nicolle 一起從旅遊、飲食、文化層面開箱舊金山!
Sun, 17 Oct 2021 - 44min - 16 - #16 上海:石庫門、租界、大閘蟹
Sandy,住在上海 7 年,吃咖哩粉絲湯時總是不加香菜。
上海,中國以至全世界超一線的國際大都會。
久居上海的 Sandy ,簡單分享幾個地鐵的豆知識來體現上海的「大」。
上海的地鐵總長度為 770 公里,遠超過台北到墾丁的 450 公里,其中最長的 11 號線長度為 270 公里,相當於基隆到新竹湖口。不僅長度驚人,每天運輸量更是高達 1000 萬人,相當於每日搬運半個台灣的人口。
作為兼職的 Food Tour Guide,Sandy 在本集中暢談美食以及上海國際化的前世今生。
除了九雌十雄的大閘蟹以及必搭的黃酒,還有本幫菜、淮揚菜、上海點心生煎包、小籠包、蟹殼黃、咖哩粉絲湯。總之這集半夜聽了會很餓。而源自歐洲的炸排骨,又串起了上海國際化的前世今生。清朝五口通商時的小漁村,毫無歷史包袱的成為三不管的各國租界,再發展成如今與中國其他城市大不相同的國際舞台。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Sandy一起從旅遊、生活、文化面向談談上海!
Sat, 02 Oct 2021 - 48min - 15 - #15 台夫特:鬱金香、紅毛、古董市集
恩儀,住在台夫特 5 年,實在沒辦法喜歡荷蘭淒風苦雨式的天氣。
台夫特,位於荷蘭,和鹿特丹及海牙差不多是一個等腰三角形的地理位置。
本身是教育學家的恩儀,為什麼宣稱自己是業餘的人類學家,對於荷蘭有些什麼觀察,能讓 2021 年出版的「船到荷蘭自然直」受到台灣及荷蘭雙方大使、代表的一致推薦?
荷蘭雖然遙遠,台灣人卻始終有對它一種歷史性的情懷,恩儀怎麼在台夫特找到和台灣相關的歷史點滴與現代連結?
台夫特以藍白瓷器「台夫特藍」知名,恩儀如何從當地古董市集中收藏別具意義的手繪瓷器和老屋磁磚?又是怎麼樣參與在皇家台夫特藍博物館大型作品的創作中?
對於遊客津津樂道的大麻、紅燈區,在地生活的恩儀是怎麼看待,身旁的荷蘭朋友、同事又是如何感受呢?
在恩儀的心目中,她對於海外職場的想法是甚麼?為什麼她提醒大家工作除了賺錢之外,也是一個外來者理想的文化鏈結、在地參與?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恩儀一起談談荷蘭的台夫特!
Mon, 20 Sep 2021 - 46min - 14 - #14 東京(裏):片假名、外人卡、閱讀空氣
Irene,住在東京 4 年,倒了杯熱可可給加班的同事,意外的使人感動到不行。
誠涵,住在東京 3 年,對於片假名完全沒有辦法,每次點餐都彷彿在開盲盒。
「城市豆沙包」首次多人特典!Carlton 和 Irene、誠涵用「表」、「裏」兩集將東京細細開箱。
在本集東京(裏)中,長居於此的 Irene 和誠涵以不同的視角敘說對於東京的社會觀察。
源自外來語、原汁原味音譯的片假名究竟是讓人更容易理解還是更加困惑?
作為台灣人,在使用「外人卡」時為什麼比起其他外國人有更多選擇?
對於出生就彷彿內建「閱讀空氣」功能的日本人,為什麼做自己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長居在東京的 Irene 和誠涵,都有多國的工作經驗,她們怎麼感受日本所謂的社畜文化,對她們而言日本同事的心態又有甚麼特殊之處呢?
50 分鐘,聽 Carlton 和 Irene、誠涵一起談談東京。
Wed, 08 Sep 2021 - 43min - 13 - #13 東京(表):地鐵、咖啡店、小確幸Sat, 21 Aug 2021 - 44min
- 12 - #12 蒙特婁:法文、楓糖、席琳狄翁
Jelly,住在蒙特婁 2 年,覺得冬天最冷時的零下 30 度真的不是開玩笑。
蒙特婁,位於加拿大東邊魁北克省,卻極度執著在北美堅持一個全法文的環境。
步調緩慢,充滿台灣拼命精神的 Jelly 怎麼感受一個星期 30 小時的工時?
冬天嚴寒,Jelly 怎麼樣從台灣的南國孩子進化到覺得零下 10 度真是好溫暖?
稅收繁重,Jelly 面對在外用餐的消費稅 + 小費 = 額外 30% 時心裡如何發抖?
楓糖、燻肉、Poutine,蒙特婁地方食物中 Jelly 最推薦的楓糖產品竟然是...威士忌?
植物園、地下城,聽聽在地人 Jelly 最喜歡的地方到底是哪裡?
路面極度顛簸,Jelly 竟然在市區顛到暈車是怎麼回事?
50 分鐘,聽 Jelly 和 Carlton 開箱蒙特婁的生活體驗。
Wed, 11 Aug 2021 - 40min - 11 - #11 里斯本:蛋塔、天婦羅、鱈魚乾Sat, 10 Jul 2021 - 44min
- 10 - #10 雅加達:穆斯林、舒適圈、食物中毒Sun, 27 Jun 2021 - 45min
- 9 - #9 倫敦:童書、市集、英國腔
Chiaohan,住在倫敦即將滿 9 年,始終覺得倫敦有許多東西可以帶給自己。
倫敦是一個非常多面向的都市,Chiaohan 也是。
9 年前來到倫敦讀文化研究,曾經想畢業後回去從事都市書寫,卻在倫敦一待就到現在。害怕無聊的 Chiaohan,在這個大都會中做了許多事情。
在童書出版業工作,她怎麼感受英國童書的成書邏輯?投身於中文教學,豐富的語言學習經驗讓她怎麼設計課程?身處英語的母國,身邊的英國人怎麼看待各種腔調?曾經在市集擺攤 1 年,作為一個攤友她觀察到了甚麼?幫忙舒米恩到倫敦辦交流,是甚麼想讓她做這樣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倫敦的少數族群,她認為需要團結對抗的又是什麼?
Carlton 和 Chiaohan 在50 分鐘的訪談中,從 Chiaohan 的經歷來深聊倫敦。
Mon, 07 Jun 2021 - 44min - 8 - #8 芙蓉:陸龜、長鼻猴、馬來西亞Fri, 21 May 2021 - 44min
- 7 - #7 墨爾本:和牛、移民、南半球
Lydia,住在墨爾本 4 年,神力女超人般的自己學會鋪水泥的技能。
墨爾本,連續入榜世界最佳居住城市,住在這裡到底是甚麼樣的體驗?
深受台灣黑心食品、交通事故困擾的 Lydia ,為了「安心的吃、安心走路」而來到墨爾本。在這生活了 4 年後,Lydia 達到他的目的了嗎?
Carlton 和 Lydia 在50 分鐘的訪談中,暢談墨爾本生活的歡樂與血淚。
和牛與龍蝦交織的大魚大肉、低頭划手機被抓到三次就吊銷駕照的嚴格制度、移民數量成長造成的飛速都市化、法治社會不查票的信任制度、辦事效率超差又夜郎自大的南半球世界觀、迫於人工昂貴而自己動手鋪水泥的斜槓生活......。
50 分鐘,聽我們談談南半球的倫敦 -墨爾本。
Sat, 08 May 2021 - 45min - 6 - #6 矽谷:同溫層、泡泡、政治正確Wed, 21 Apr 2021 - 47min
- 5 - #5 北京:媳婦、金秋、沙塵暴Sat, 10 Apr 2021 - 47min
- 4 - #4 巴黎:香草塔、親臉頰、法式沙龍Tue, 30 Mar 2021 - 42min
- 3 - #3 斯德哥爾摩:肉丸、日光、買房子Tue, 30 Mar 2021 - 48min
- 2 - #2 柏林:啤酒、圍牆、尿騷味Tue, 30 Mar 2021 - 44min
- 1 - #1 紐約:曼哈頓、三寶飯、中央公園Tue, 30 Mar 2021 - 45min
Podcasts semelhantes a 城市豆沙包
- Global News Podcast BBC World Service
- El Partidazo de COPE COPE
- Herrera en COPE COPE
- The Dan Bongino Show Cumulus Podcast Network | Dan Bongino
- Es la Mañana de Federico esRadio
- La Noche de Dieter esRadio
- Hondelatte Raconte - Christophe Hondelatte Europe 1
- Affaires sensibles France Inter
- La rosa de los vientos OndaCero
- Más de uno OndaCero
- La Zanzara Radio 24
- Espacio en blanco Radio Nacional
- Les Grosses Têtes RTL
- L'Heure Du Crime RTL
- El Larguero SER Podcast
- Nadie Sabe Nada SER Podcast
- SER Historia SER Podcast
- Todo Concostrina SER Podcast
- 安住紳一郎の日曜天国 TBS RADIO
- TED Talks Daily TED
- The Tucker Carlson Show Tucker Carlson Network
- 辛坊治郎 ズーム そこまで言うか! ニッポン放送
- 飯田浩司のOK! Cozy up! Podcast ニッポン放送
- 武田鉄矢・今朝の三枚おろし 文化放送Podcast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