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s by Category

微言微语

微言微语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网络纵横,指点乾坤,激文昂字,相约每周日的 « 微言微语 »

214 - CPTPP四连申失败,问题出在哪里?
0:00 / 0:00
1x
  • 214 - CPTPP四连申失败,问题出在哪里?

    11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中国第四次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未果做出解释,她表示,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中方坚定倡导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加入CPTPP进程,与各方保持接触、沟通和磋商。

    看到一条@网易新闻的相关跟帖是这样的:一边支持俄罗斯、伊朗、哈马斯,一边想加入CPTPP。必定是有70多年的神经病,才想两边都要。网友@理布里发帖说:既要又要正是当下“剩上”的癔境。网友@仙人对弈发帖说:政治上是敌人,宣传中是仇人,技术上是朋友,贸易上是伙伴.....这种关系该怎么处?网友@Cor-Universe发帖说:这不是双标了、这是闪电五连标。另有网友发帖说:现在所谓的经济封锁、科技封锁是伪命题。当初我们加入世贸的时候,给人承诺了各国对等的共同开放市场,我们号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让人家给我们点缓冲期,美国同意了给5年,这连续4个5年都过去了,我们总是赖账不兑现,欧美就明白了,原来中国根本就没想兑现这个承诺。我们所有市场都对你们开放,你们一直对我们不开放。人家道理很简单,人家说只要你对我平等开放,兑现承诺。咱们就公平的竞争,你对我不开放,那就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与中共国一同申请加入该协定的还有中华民国,如果逐条审查加入条件,不难看出中华民国几乎条条达标,而中共国却在几个最基本关键指标上不达标,也不可能达标,除非开启政治改革。

    一篇题为的网文这样写道:工会独立,与政府脱钩;不对国有企业进行任何补贴和税收优惠扶持,国企民企私企公平竞争;外资企业服务器可留在本国;公务员财产向人民公开;稳定和透明的政治体制;开放且自由的经济环境;具备长远的市场潜力值;良好的劳工生活工作权益;其余会员国一致同意。以上9条不是梦癔,而是从CPTPP两千三百多项群规中挑出来的。之所以炸裂,是因为这些条款本就是针对我国体制「量身定制」的「排除条款」!但自2021年以来,我国已是第四年申请加入却被拒绝。上星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正与各成员开展深入沟通交流,积极推进加入进程。并称将通过改革,全面达到CPTPP规则标准。

    与WTO的承诺制不同,CPTPP是必须达标才能加入,我国此时急着加入,可见决心。但难度在于,这些为我国量身定制的前提条件,真的能达到?如果要加入,需要所有会员一致同意,而日本和澳洲打头的12个经济体,很多与我们关系都不太对付,尤其是中日之间,真的能谈成?

    要知道,8小时工作制、双休,可是加入WTO时承诺的。年轻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之前我们星期六也要上半天班。而一旦不能加入,WTO已死,我们将会被国际贸易体系彻底排除在外。再加上美国正在立法取消我国最惠国贸易待遇,有些国家拒绝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一场风暴,骤然而至。弄不好,外贸回到1978。

    最近,我国入盟的诚心日月可鉴:日本成为我国单向免签国,澳洲单向免签的逗留时长从半个月增加到一个月。有人说当下这样子,日本人来干什么?这是另一回事,首先得有态度。此外,我国还将移除钓鱼岛附近浮标——是个人都知道这有多敏感。至于核废水引发的海产品进口,也将很快恢复。日方应该看不穿我们的权宜之计吧?不过,我乐观其成。一个最新的案例是,引以为豪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严重过剩,但由于背后都是国企股东,根本无法破产退出,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今日流传的一份要求供应商降价函,背景是各国以产业补贴为由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30%、50%,你补贴多少他加税多少,这也与CPTPP国企条款有关!最近,随着特朗普威胁要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产品征收25%的关税,吓得墨西哥主动移除中国产零部件,要么本土产,要么北美产。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公开反对中国加入CPTPP,日本高官也表示「中国达不到加入的标准」。2023年7月,与太平洋不沾边的英国正式加入CPTPP,我国望洋兴叹。

    目前CPTPP已正式运作,申请入盟注定是一场长跑。加入的好处当然是明摆着的,但是除了文首的9条硬性标准,如信息和数据的自由流动,换言之网络要开放,那对现有体制的挑战是全方面的。有人说,如果能成真,那无异于政治上的改革开放。记得2001年加入WTO前,面对谈判僵局,愿意去美国低头、甚至被国内原教旨主义者指为「李鸿章」的朱相如今安在?对此,一位山东博主提出了天才般的建议,用「一带一路」取代CPTPP。活成了这个样子,也是奇迹。

    Sun, 01 Dec 2024
  • 213 - 白纸运动两周年,网络没有忘记

    本周,香港民主派初选47人案宣判,其中45人被控“串謀颠覆国家政权”罪成立,分別判处4到10年重刑。前立场新闻记者何桂蓝,因选择不认罪不求情被重判七年监禁。连日来,她在庭上陈词时说的一段话在网络广传:真正定义我们身份的,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我们面对苦难的方式。

    无论是香港人还是大陆人,都正在习近平的高压统治下以各种姿态和方式面对苦难。两年前的10月13日,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北京市北三环四通桥上出现反抗习近平暴政的巨型横幅,横幅上写着振聋发聩的文字:“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谎言要尊严,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领袖要选票,不做奴才做公民”。拉横幅的人叫彭载舟,他以勇士的姿态向反科学的清零政策发出怒吼。同年11月24日,新疆乌鲁木齐一幢居民楼发生大火,由于清零封控将居民楼通道堵死,民众无法从火灾中逃生,酿成十死九伤的惨剧。两天后,南京传媒学院两名学生手举白纸在校园内一直站到天黑,表达对清零政策的不满,一场遍及全国的白纸公民抗议运动就此展开。11月26日晚,上海市民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抗议,喊出“中共下台,习近平下台”的诉求。11月27日晚,大批北京市民自发前往四通桥抗议,声援勇士彭载舟,同晚,在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南京和天津等多个城市,民众自发举行抗议。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传媒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等近百所高校学生同时发起抗议活动。成都市民在望平街手举白纸高喊:“反对独裁”、“不要终身制”、“不要皇帝”、“要人权”等口号。这场遍及全国的公民运动最终导致习近平取消反科学的清零防疫酷政。

    两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挺身而出的青年人。相较于一九八九年学生运动,这场公民运动已从反腐败转向反独裁要人权,是向现代政治文明跨越的一大步,是年轻一代公民意识觉醒的开端。

    网友@蔡慎坤发帖说:相比八九一代的热血青年,我认为九零后、零零后年轻人非常善用软抵抗,而且少了一份抗争中的理想化。他们没有上个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那种理想,那一代年轻人还想着为这个国家好、为这个党好,从某种程度上还是希望这个国家朝正确的方向走,大家都还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国家,这是80年代年轻人的美好憧憬。现在中国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都在父母的娇宠下长大,在成长过程中,大多没有吃过任何苦头,一尝到苦头,和心中想像的现实,反差会愈来愈大,很容易产生一股反体制、反社会的强大力量,一旦聚在一起,对中国社会来说,就是庞大的不定时炸弹。 就像在疫情期间,你看公安说“你还要替你的后代着想” ,年轻人很冷漠的回应:“我们是最后一代,你不要拿这个来威胁我。”言下之意老子不怕,现在年轻人你想想,他不结婚、他不生孩子,甚至不买房、不买车,他完全是躺平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之后,如果还惹得他过不下去,或者他认为这个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他就会站出来,白纸运动不就是这批年轻人,以举白纸的方式来表达不满,现在通信联系手段很方便的,通过微信,就能够对这个社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尽管现在信息封锁很厉害,还是有很多的消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传出来。

    白纸世代没有包袱,就是一个人,这些没有家庭负担的人,如今纷纷变成中共最关注最害怕的一群人!

    网友@舒坦发帖说:白纸运动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将被人们永远铭记。因为此后,人们不再以呼喊“民主、自由、法治”的方式向共产党表达诉求,而是通过一张简单的白纸,以无声的抗议揭示了深刻的真相。这张白纸宛如一部无字天书,沉默却有力地记录了共产党所有的罪行,也正是这种沉默让他们感到恐惧。

    网友@格雷老師转发了一位网友为纪念白纸运动两周年写的小诗,诗文如下:

    贵州失事的大巴,

    乌鲁木齐的火。

     一次又一次的苦难,

    羔羊们不再沉默。

    白纸高高举起,

    在我热爱的城市角落,

    上海,北京,成都!

    看!你看到了什么!

    那白纸上有哀悼同胞的眼泪,

    那白纸上有不再恐惧的愤怒。

    那白纸是明晃晃的照妖镜,

    那白纸是无字诛心的控诉。

    那些自命救世主的,

    究竟是戴着人皮的鬼,

    还是被权力宠坏的魔?

    我的祖国,

    你何时能从人吃人的酷治中解脱!

    在漫漫历史长河里,

    我们是一粒灰,是沧海一粟。

    在那辆失速狂奔的大巴上,

    我们是和他们一样的囚徒:

    阮晓寰,任志强…,方艺融,彭载舟!

    他们是划破黑暗的流星,

    只为你我看得清楚:

    那白纸上写的是,

    中国人,生而自由!必将自由!

    Sun, 24 Nov 2024
  • 212 - 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二次入主白宫引热议

    本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赢得2024年总统大选,将二次入主白宫无疑是网络关注的焦点。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特朗普,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习近平指出,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一个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期待。希望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网友@愚蠢的精卫发帖说:习近平说:我们尊重美国人民的选择。哈哈,你不尊重有用吗,什么时候让中国人民也有选择?

    网友@推上小隐转发了一条帖文如下:很多人羡慕美国的大选制度,其实100年前中国就实行过民主选举制度。上世纪20年代初,陈焖明治下的广东省就已经全面实行了民主直选县长的制度。1920年11月,陈炯明发布告广东父老兄弟书,宣称今日之后广东省者,广东人民共有之,广东人民共治之,广东人民共享之。到1921年,全省92个县都推行了民选县长议员。@推上小隐继续写道: 其实我们自己的选举,100年前早已开始,假以时日,我们也有自己大选,相信那也是万众瞩目。不幸的是这一切都被马列外来敌对势力断送了……

    网友@LiDeQing发帖说:記得中學历史課本把陈炯明写成广東的地方军阀,實際确是那块土地上的文明民主先驅。课本有毒。网友@就是走运发帖说:中国曾经是亚洲第一立宪共和体制。然而,世事弄人,勇敢的波兰人

    在危急时刻华沙城下压倒性击溃苏联红军,从汹涌的红潮铁蹄下保下了欧洲,对欧洲绝望的苏联把输出革命的重点转向亚洲,中华的厄运降临。

    川普二次入主白宫,对中美关系影响几何也是网友普遍关注的焦点。网友@JamesLt发帖说:特朗普当选看上去会给中国在经济上带来关税打击,不过,在地缘上的压力反而会更小,对中国来说算是好消息,现在就看中国政府自己的路怎么选了,要想灭亡,继续大搞基建拉房地产扩充国企,想要延续,就搞民生、减税、削减个人债务,增个人收入。下次的刺激政策,大体能定个生死了,拭目以待。

    网友@rainier发帖说:中国的10万亿财政刺激要在路上了。中国的物价要涨一波。另外,关税大战要开始了,很多公司需要想一想,关税到了60%, 如何生存。同时,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的物价也要涨一波。美国需要大规模放松管制,才能重启美国制造业。Musk要对政府人员,大规模减员增效, 联邦雇员们瑟瑟发抖。

    网友@Mr.M发帖说:川普很多说法和他实际的利益其实都是矛盾的,比如说加关税和他要控制通胀的目的就是矛盾的。所以他上任以后具体的做法和实施节奏其实现在都是很难直接下结论的。长期来看,关税当然可以引导一定程度的制造业回归,但这会导致川普最后一个执政周期的美国民众痛苦指数急剧增加。他会这样干吗?

    网友@包叔发帖说:今天特地从时代广场经过,没想到出奇的平静,但对中国却是非常不平静的一天。选情已经很明确了,特朗普当选,共和党大胜,控制参众两院。过去几年,虽然拜登给中国出了不少难题,但中国总体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打击,甚至可以说“赢了”,经济遇到了一些困难,也主要是自身的原因。但是新的特朗普时代不一样,拜登还可以坐下跟你谈,特朗普可能连面对面谈的机会都没有。特朗普会以复仇者姿态出场,特朗普关税、众议院中国周的所有负面议案未来都会通过。拜登是手术刀,虽然比较精准,但是小打小闹,特朗普则是大锤。还有个普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拉中国下水,一旦中国彻底导向俄,未来不可想象。对中国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网友@任泽平发帖说:哈里斯为什么会败选?川普为什么重返白宫?我认为主要是拜登哈里斯组合任内的通货膨胀太高了,最高时接近两位数,而且持续的时间长达3年,贯穿了整个任期,高通胀导致民众的实际收入水平和购买力下降,从而削弱了民意基础。而川普宣布要降低通胀,这抓住了关键。但是川普真的能降低通胀吗?其实很难,川普宣称要降低通胀,但政策组合本质上是“再通胀”,对外加征关税+对内减税+反移民+制造业回流+提升就业,这套组合是商人思维,直接结果就是“再通胀”。其实,美国降低通胀最好的办法是降低跟中国的关税,恢复自由贸易,中国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流入美国,美国通胀压力会立刻大幅缓解。当前中国通缩+美国通胀组合,很大程度上是逆全球化的产物。虽然经济学上成立,但是估计很难实施。经济学是一个伟大的学科,因为她试图找到拯救世界的技术方案,但有时会受阻于政治利益博弈。

    Sun, 10 Nov 2024
  • 211 - 国务院发通知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引热议

    10月28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与此同时, 全球化智库副主席、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发文呼吁关注反婚反育言论,认为现在各种社交平台和自媒体上反婚反育的言论已经泛滥成灾。这种奥论氛围已经深刻影响到年轻人的婚育观,长此以往将严重危害公共利益和国家的人口安全。加之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再创新低,使中国人口危机再度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

    网友@九万帕发帖说:人口四年断崖下跌40%,走过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路。1.7亿多90后据说才百分之十几结婚,好玩的是35%已经离婚了。掏空了几代人,我就看看这个游戏怎么玩下去。未来房子可能不是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了,以后能不能保住饭碗才是要考虑的问题。年轻人对未来收入增幅乐观的想法,恐怕很难维持了。

    网友@一叶知秋发帖说:我国目前在人口危机的道路上,已经处于恶性下滑阶段,大家只是稍稍感受到加速度而已,10年后才是最残酷的考验。再过10年,有可能会看到每年死亡人口2600万,出生人口600万的奇观,每年人口净减少2000万,相当于每年打一次抗日战争。

    网友@盖因斯iFortune发帖说:四十年计划生育(1980-2020)的历史,就是巨型利维坦被百万漕工脑控,以超长反射弧、超大惯性,造成不可逆的巨大负面后果的过

    程。这是对所谓“海专精算”最好的讽刺。中国的生育率在90年代就跌破世代更替水平,但“全面二胎”到2016年才放开,而“超生罚款”到2021年才废除。直到2020年,生育率已经全球倒数第二了,竟然还发生“超生开除(公职)”的事情。作为对照:2012年的夏天,我在烟台到威海的途中,刷到一个新闻:“伊朗废除实行了20余年的计划生育”。彼时,伊朗的总和生育率刚跌破2.0,伊朗的领导已经慌了,觉得人口危机就在眼前。其实伊朗当年所谓的“计划生育”,只不过是要求每家生孩子不要超过3个,3个以内可以享受各种福利,以上则国家不兜底——咋看和“放开三胎”之后的中国也没多少区别?

    当然,如果网传的大规模生育补贴属实(每月800元那个),将是最大的长期利好。对于反射弧超长、笨重迟缓、惯性很大的巨型利维坦而言,方向正确比短期的力度大小更重要。

    过去几年,政策受困于既有框架的路径依赖,对“给民众直接发钱”等短平快的刺激手段避之唯恐不及,而对“产业升级”等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值,总体感觉政策思路是希望依靠电动车、芯片等高端产业将经济带出泥潭。在这种背景下,消费不振,需求萎靡,居民信用扩张能力孱弱,也就难以避免了。但实际上,除了那些工业革命级别的伟大技术(蒸汽机、内燃机、电机、计算机等)可以从无到有催生全新的有效需求和增量市场,更多的场景下,是需求和市场牵引着技术的演化和迭代。在内需持续萎缩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下,想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产业升级,逻辑上相当于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

    地球。

    目前看,当下边际效用最高、长期效益最好的策略,就是以鼓励生育为切入点,进行大规模印钞撒钱,直接为家庭部门,尤其是年轻家庭注入流动性, 改善收入。养娃开销很大,鼓励生育天然就是刺激消费、提振内需,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大工业国,产能空前强盛,产业链供应链无比坚韧,最大的问题是需求不足而不是“短缺”。这同时也是提振就业——以国家补贴的形式让生娃带娃也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形成事实上的就业。现代工业化社会,尤其是养老金的本质就是代际转移支付的社会,生娃带娃是一个非常辛苦但回报未必能覆盖付出,对社会却是高价值劳动。同时这也是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储备。当然,这些补贴适合由中央财政来负担。中央财政的资产负债表堪称全球最优质,杠杆率较低,远比地方财政和居民家庭有更多的扩表空间。

    相较其他工业化社会,中国投入物质再生产的资源过多,而投入人口再生产的资源实在太少。2022年,中国人口占全球17%,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发电量也占全球30%,钢铁、水泥产量都占全球50%,但居民消费支出只占全球13%左右,年出生人口只占全球7%。人口再生产相较于物质再生产短板明显,像是“只造东西不造人”的“世界工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经济繁荣的最核心动力,所有的需求,归根结底是人的需求。没有人的经济体系,再“高端”也没有任何意义。

    Sun, 03 Nov 2024
  • 210 - IFM下调中国经济增长预估,谨慎看待中国经济刺激措施

    正在华盛顿召开年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估0.2个百分点,降至4.8%,低于中国政府设定的5%的增长目标,去年中国经济增长为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今年4.8%的增长描述为微弱放缓,净出口好于预期。该组织对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维持在4.5%不变。但这一预测并未将中国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可能带来的后果考虑在内,事实上,本周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各国央行行长及经济学家对中国政府近期出台的更多针对供给端的经济刺激政策并不看好,甚至认为犯了方向性错误。因为这套刺激政策并不触及经济结构改革,无法扭转中国产能过剩,消费疲弱无力消化自身产能从而只能依靠外贸向国际市场倾销过剩产能,扰乱国际贸易秩序的根本问题。

    近日,一张图表引发网民关注,这是根据发改委2023年底公布的中国居民收入数据制作的图表,根据这份图表,中国有39.1%的人口月收入低于1000元,换算成人口数为5.47亿人,月收入在1090元以下总人口为6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42.85%,若以1090-2000元作为中低收入者的标准,则该群体人口达3.64亿,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人数达到9.64亿。

    经济学家魏加宁在谈到中国经济衰败原因时曾说:谁都明自!但这是个死结,根本解不开。你能让他们再一次打土豪?他们自己就是豪中豪!不受制约的权力,夺走了劳动者的成果。最后,权贵们都成了超级富豪。但人数极少,消费有限。而占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穷到没有消费能力。于是,资金失去了流动性。经济衰退!

    网友@易富贤发帖说:由于中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太低,使得中国的服务业发展不起来。当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中国目前水平,服务业提供70-80%就业,但中国只提供45%的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和青年失业率高。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日前在布鲁金斯学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中国正在生产的产品远超国内需求,以人为低价向全球市场倾销过剩产能,破使世界各地制造商倒闭,并对供应链进行卡脖子。对此,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得出类似的结论,并采取类似的举措来避免他们自己的产业遭到损害…

    网友@易富贤对“人为低价”做出这样的解释:正常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GDP60-70%,居民消费占GDP的60%。但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4%,因此居民消费只占GDP的37%。过剩产能只好低价出口。以汽车为例,2023年中国生产3000万辆,国内销售2400多万辆,出口522万辆。如果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能提高到60-70%的国际水平,那么国内市场就足以消化产量,不存在产能过剩,还能大量进口。

    《华尔街日报》近日在一篇题为《中国陷入了自己制造的陷阱》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中国在人口持续下降的同时全国已有多达9000万套空置住房。长期通过土地财政创造GDP的地方政府,现在深陷债务泥潭。在中国政府鼓励下,普通家庭将近80%储蓄投入房地产。自2021年以来,部分市场房价跌幅约30%,震惊的消费者开始削减开支。过去一年中,工业利润下降了17.8%。青年失业率持续上升。欧洲和美国计划对大量涌入的中国降价出口商品征收新关税。银行不愿意放贷,外国投资者也不愿意投资。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却在回避结构性改革。旨在给房地产泡沫降温的政策正被加强住房需求的措施所取代。银行将获得补贴,以向挣扎中的工厂和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提供更多贷款。

    中国陷入了自己制造的陷阱。其独生子女政策成功引发了人口危机。偏执于住房建设制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还将地方政府和数亿普通人困死在不可持续的庞氏骗局中。中国市场改革成功,创造了富裕的企业家和受过良好教育、有抱负的中产阶级,但要保持共产党的统治,这些人就须被压制起来。顽固坚守出口导向型制造业战略,使得中国走上了一条国内回报递减、国际敌意增加的发展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北京过度依赖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和民族主义夸夸其谈,以此为共产党统治赋予合法性外衣,使中共陷入了两难境地。中国庞大的工业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原材料和能源,以及外国市场准入。然而,中国的地缘政治野心与其庞大工业基地的出口洪流相结合,疏远了外国合作伙伴,削弱了曾使中国繁荣发展的自由贸易共识…….

    由于无法解决结构性经济问题,共产党又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镇压和打民族主义牌。它无法改革经济,但可以强迫教堂用习的肖像取代耶稣的。它无法摆脱出口依赖,但可以加速实施高科技极权主义,监控公民生活。它无法回到两位数增长,但可以通过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来凝聚民意。

    Sun, 27 Oct 2024
Show More Episodes